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去年的迪拜COP28过于热闹以后,通常第二年都不会有什么重磅消息出来,然而今年的COP29却一反常态,在开会的第一天就宣布启动巴黎协定6.4机制,也就是全球碳市场机制,震惊全场!
(来源:微信公众号“ 老汪聊碳中和”)
虽然这次的这个决议的通过得不那么“正规”——因为这份决议并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就直接发布了,可以说是一身反骨。但我绝对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6.4机制之所以迟迟没有进展,就是因为如果你征求全球所有国家的同意,那可能等地球爆炸了还无法通过。倒不如先通过了,在实施过程中慢慢调整来得实在,毕竟时间不等人,还有很多国家的NDC还嗷嗷待哺等着6.4机制来实现呢。
那么问题来了,这巴黎协定6.4机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全球碳市场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机会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UNFCCC与COP
自从我们发现气候变暖这个全人类面临的问题以来,就认识到光靠一两个国家努力是不能解决的,需要全球统一目标,一致行动才行。所以从联合国层面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组织,叫做应对气候变化委员会(UNFCCC),这个组织的目标就是解决气候变暖这个问题。
至于怎么解决呢?办法就是——开会!
你们没看错,就是拉着全球国家一起开会,来商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会议的名称叫做缔约方会议(COP),后来这个会议有了一个俗称,叫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气候大会。这个会自启动以来几乎在每年都会召开,比较有名的会议包括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COP3,201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COP21, 去年在迪拜召开的COP28,以及今年在阿塞拜疆召开的“反骨仔”COP29(历史会记它的)。
京都议定书与全球碳市场1.0
当然,召开气候大会并不是吃吃喝喝,旅游参观就完事的,其主要目的还是商讨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来解决气候问题。在商讨如何解决之初,大家先一致同意了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意思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责任,谁也跑不掉,但综合考虑各国历史排放及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各个国家具体应负的责任可以有所区别。在这一原则下,各国在京都气候大会上通过了一个里程碑决议:《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就是把这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具象化。具体的操作是为所有的发达国家设定强制的减排目标,不达标将面临高额罚款。同时又考虑到发达国家本身减排成本比较高,而在发展中国家减排成本低且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是一样的,所以允许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去开展减排项目,或者直接购买碳信用用于本国的履约,这一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机制。
这是首次把碳减排定义为可以像股票那样自由交易的资产,京都议定书下的全球碳市场1.0版——CDM市场由此上线。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不难看出,CDM市场虽然是全球性的市场,但属于单方向的市场,也就是买方只能是发达国家,卖方只能是发展中国家。当然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来说是好事。
从2005年CDM生效到2012年底发达国家宣布不再购买除最不发达国家以外的减排量为止。这7年间,无数开发CDM项目的中国企业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好多人年纪轻轻就实现了财务自由然后躺平。可惜我晚出道两年,没赶上这个时候。
巴黎协定与全球碳市场2.0
随着欧洲经济的衰落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发达国家一看这样一直买下去也不行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啦!于是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了另一个里程碑协议《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和《京都议定书》一样,也是设定各国减排目标,也就是NDC,也是允许购买其它国家的碳信用来实现自己的减排目标。但与《京都议定书》不一样的是,《巴黎协定》不再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是所有国家一视同仁,都必须设定减排目标,不达标的都需要买买买。
那有人会说,这样的话,又怎么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个最初的原则的?《巴黎协定》的解决方案是,各国提出的减排目标可以量力而行,意思就是你减多少我不管,只要提出目标就行。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个毫无约束力的协议,但事实上,各国提出的NDC还是有一定的自我约束的,比如欧盟提出的fit for 55,比如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都需要积极努力才能达成。
如果我们细看各个国家的NDC会发现,绝大多数国家的首个阶段性减排目标都设置定在了2030年,也就是说,到2030年,各个国家的减排目标是否达成,是要拿话来说的。而对于那些明显通过自身减排不能达标的国家,他们迫切希望通过交易的形式达成自己的目标。
那么交易的事情《巴黎协定》又怎么解决呢?在《巴黎协定》的第六条中,规定了两种可用于各国NDC的交易机制。包括:
6.2条,允许两个国家通过双边谈判来时间相互的碳信用交易,前提是要避免双重计算,俗称6.2机制。
6.4条,建立一个类似于CDM机制的全球机制,在此机制下产生的碳信用可以无条件用于各国的NDC。
虽然建立全球碳市场在《巴黎协定》中只是一两句话,但要执行起来,拿可谓充满坎坷。
巴黎协定6.2机制与6.4机制进展
起初大家对巴黎协定6.4的快速落地充满希望,因为6.4机制与CDM机制几乎是双胞胎,在CDM机制上随便改改就可以拿出来用了。但在谈判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的阻力。
比如许多在CDM时期签发了大量碳信用的国家希望CDM项目可以直接转成6.4机制项目,你要不转我就不同意。
还有些国家反对避免双重计算,意思是我把我的碳信用卖出去了,卖出去的碳信用还可以用于本国的NDC,你要是不同意,那我也不签字。
就这样你一个意见,我一个不满,搞得6.4机制从启动谈判以来几乎没有重大成果。去年的气候大会上关于6.4机制的提案都谈到加时赛1天了最终还是未获得通过,其难度由此可见一斑。
而对于那些等着买它国碳信用来实现自己NDC的国家越来越感觉不能完全依赖6.4机制。要是6.4迟迟不启动,那到了2030买不到碳信用那就傻了。所以纷纷寻求通过6.2机制来锁定部分碳信用。
6.2机制因为只需要买卖双方达成协议,交易的碳信用用哪种类型也可以自己定,操作起来就简单很多。于是几个等不及的国家纷纷开启了双边机制谈判,这些国家包括新加坡、日本、瑞典、韩国、澳大利亚及瑞士。
因为6.2机制即使是双边机制,但碳信用的交割还是要满足最基本的MRV要求,要单独建一个机制不现实,所以这倒是给了那些自愿减排机制参与的机会。因为在6.4推出前,这些自愿减排机制下的碳信用是6.2机制下完成碳信用转移的最佳载体。所以VCS、GS等自愿减排机制纷纷推出了契合6.2机制下的碳信用项目,广受高排放国家的好评。
但双边机制毕竟流通性受限,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全球大市场,可以说是6.4机制出来之前的一个权宜之计。如今6.4机制已经宣布启动,估计6.2可能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全球碳市场2.0下的机会
根据以往CDM的经验,如果全球碳市场2.0也就是6.4机制一旦启动,那么这个市场将会成为规模最大、活跃度最高、也是机会最多的碳市场。因为全球的买家都在盯着这个市场。最重要的是,有2030年这个deadline,全球至少要到2028年启动实质性交易才能给那些需要买买买来履约的国家做充分的准备。所以,这是一个确定性很强的市场。
对于中国来说,在CDM时期中国是最大的碳信用供应商,我相信在6.4机制下中国也会成为最大的玩家——无论是作为买方还是卖方。但这取决于我国主管机构的相关政策,毕竟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NDC。
关于哪些项目可以进入6.4机制,目前虽然还没有明确,但从最近通过的一项关于“6.4机制下涉及清除活动的要求”可以看出,6.4机制很可能更倾向于碳清除类的项目,但其它的高质量碳信用项目也大概率会纳入,相传可能与ICVCM进行衔接。
至于中国的CCER项目,我认为应该不大可能直接被6.4机制认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目前CCER项目方法学数量那么少,可能很多不能申请CCER的项目反而可能申请6.4机制,这是给国内的开发展带来的新的机会。
但是,因为我国相关政策的不明朗。事实上,这波机会更多的还是在海外。
就像我在我的课程里讲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碳资产开发的相关产业还非常的初级,如果我们去到那边开发碳资产,就跟其它工业企业出海一样属于降维打击。只要6.4机制一启动,那很多国家可能就是遍地机会等着我们去捡,当然我们还是要具备相应的出海能力。
随着我国企业的大量出海,现在全球各国都有中国的产业,当然也有中国的人脉资源,6.4机制启动后,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资源,抓住机会大干一场,重现当年CDM时期的辉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以“绿色电力直供+市场交易+绿证认证”为核心的新型能源消费机制。这一政策不仅是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支点,也将深度重塑能源流通路径与用能模式。绿电直连的理论内涵与管理模
6月28日,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试运行当天,超过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交易,申报电量达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据了解,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国内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7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
为规范天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天津市组织对《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重新发布实施。(一)修订《管理办法》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答: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
日前,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山西省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市场操作指引2.0(精编版)》。详情如下: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江苏盐城市人民政府印发《盐城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推进方案》。方案指出,为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盐城市将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探索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碳排放规划、碳数据监测、碳预算管理、碳综合评价和产品碳足迹等政策机制,实施重点产
上合组织国家能源绿色发展报告(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目前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
碳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6月25日,在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上,南方电网公司宣布启动内部碳市场建设,将逐步开展碳排放数据报送及核查,科学分配碳排放配额,构建抵消机制、内部碳信用机制、交易机制、市场调节机制,上线内部碳市场
“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一、系统谋划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交通运输领域“1+N”政策体系,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定《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
曹志刚:2024,中国风电的理性与回归曹志刚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随着岁末年初的到来,我们迎来了反思与展望的时刻。犹记得2023年回顾之时,中国风电行业还深陷于低价竞争的困境之中,产业链各方都面临严峻挑战。走过2024年,令人欣慰的是,在政府、行业协会、专家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制定自
2024年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开幕第一天,会议东道国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题为“COP29在巴库开幕:全球碳市场取得突破”的消息,引发了业内对全球碳市场启动的热议。11月22日,COP29针对《巴黎协定》第6.2条、6.4条形成了新的决议草案,并在11月23日
近日,在风电行业活动中。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分享面向2030,中国风电发展所面临的场景需求和创新思考。2024年,我国风电、太阳能总装机提前6年实现了2030年12亿千瓦的宏伟目标。2025年,中国能源法将正式开始实施,在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推动全国统一的电力交易市场建设
11月14日,中国华电在阿塞拜疆巴库成功协办并参加COP29中国角“中国碳市场创新与管理实践”主题边会活动,华电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曹海东出席。本场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统筹安排,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及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环境能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当地时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第29届会议(COP29)在阿塞拜疆开幕,会上各国就全球碳市场的新规则基本达成一致,这是允许各国通过碳交易以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一步!在COP29开幕当天,经过近十年的复杂讨论,包括爱尔兰在内的194个国家就《巴黎协定
2024年10月30日,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暨澳门碳中和研究院开业典礼在澳门举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吕玉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显法,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
据CarbonBrief网站的分析,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将为欧盟进口商品增加碳成本,旨在维持欧盟内产业也是为了避免由于碳泄漏导致全球排放量增加。然而,对欧盟CBAM对全球排放影响的各种计算结果都相当微小。(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欧洲委员会在2021年的初步评估中估计,其提出的CBAM
2024年8月20日,兴源环境旗下新至双碳科技有限公司与维多(中国)能源有限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成为双方长期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双方将在碳信用额交易、碳金融、双碳解决方案等多个业务方向上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共同在碳市场中发挥作用。新至双碳与维多中国签署谅解备忘录维多集团1966年创建于荷兰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今年3月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6亿千瓦,同比增长55.0%;风电装机容量约4.6亿千瓦,同比增长21.5%。然而,风光资源间歇性、不稳定性的特点也给电力系统的调度和平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4月24日,“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成立九周年院庆暨第二届能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智表示,当前我国碳市场存在支撑碳市场的各类法规和配套制度仍待建立健全;各地碳市场的差异性对统一全国碳市场形成挑战;碳金融市场体系亟待健全,产品服务相对单一等问题。为此,杨智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快制定全国碳市场发展总体规划。近期
6月30日,江苏自然资源环境厅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发展海洋蓝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将通过持续深化蓝碳交易、加强碳汇认购司法适用研究协同推动江苏省蓝碳司法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全文如下: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北京市碳市场已平稳运行11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线上成交均价保持稳中有升趋势,从开市之初的50元/吨左右逐步上涨至2024年的111元/吨。碳市场有效驱动了企业减排行为——配额短缺单位通过购买配额完成碳排放控制任务,配额富余单位可出售盈余配额获取收益。这是记者25日从“全国低碳日”北京主场活动
本文是《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系列解读之六。从政策制度设计出发,系统解析绿色用电的核心机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相关主体在“获得电力2.0”时代实现精准发力与价值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观能源”)在“双碳”战略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我国的“3060”目标,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内涵、基本路径和重点任务,“双碳”工作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性工作,碳排放核算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尤为重要。碳排放核算是碳管理、
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框架下,全球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的精准监测与核算议题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2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石玉胜研究团队在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遥感反演估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通过优化算法、构建模型,研发提出
AI大模型时代,我国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AI智能体(Agent)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应用落地的关键。生成式AI的发展是划时代的,堪比50年前个人电脑的出现和30年前互联网的出现,未来10年从个人生活方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会被颠覆或者重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售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和电力市场改革深化的双重驱动下,“虚拟电厂”——这一电力行业的新业态,正迎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大脑”,虚拟电厂通过高效聚合与优化配置分布式能源资源,正推动我国能源革命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虚拟电厂已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
6月19日,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对庄军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大企业自主碳核查和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的政策扶持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聚焦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制定出台《常州市近零碳园区和近零碳工厂试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我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工厂建设任务。制定《常州市近
6月13日,中国中煤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海南海口拜会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冯飞,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并见证签约。海南省领导倪强、赵峰,中国中煤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士岗,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倪嘉宇参加活动。王树东对海南省委、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