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通过艰难磋商,COP29最终达成了涉及资金、适应和减缓等一揽 子内容的“巴库气候团结契约”,并取得了《巴黎协定》第六条 国际碳市场实施细则等成果,为“迷雾中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注入了新的动力。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文/柴麒敏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同时也是《京都议定书》第十九次大会(CMP19)/《巴黎协定》第六次缔约方大会(CMA6),于2024年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大会在超时一天半之后才宣布闭幕,通过各方艰难磋商,最终达成了涉及资金、适应和减缓等一揽子内容的“巴库气候团结契约”(Baku Climate Unity Pact),并取得了《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实施细则等重要成果,为当前“迷雾中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会议进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本次大会的召开正值美国大选之后。美国共和党一直以来都是气候政策的反对方,特朗普本人更是彻底的“气候怀疑论者”,其在第一任期就宣布退出了《巴黎协定》,此次竞选同样也声称在就职后将第一时间再次退出此项国际条约。尽管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波德斯塔在开幕式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认为历史不会倒退,但其此前宣称计划要在巴库气候大会提出美国到2035年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并未如约而至,美国在“出资”等议题上的表现也近乎“隐形”。
此外,2024年被认为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小年”,本次大会召开又正值以冯德莱恩为主席的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提名表决的关键阶段,分歧加剧的当下使得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几乎集体缺席巴库大会期间举行的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阿根廷代表又在会议开始后宣布受该国总统指令退出在巴库的气候谈判。国际局势的“天平”似乎并没有向“气候正义”倾斜。
市场机制取得艰难突破
尽管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但各方仍在尽最大努力推动磋商进程,会前的“低预期”反而带来了部分议题的务实推进。
本次大会首先在《巴黎协定》第六条市场机制的技术规则谈判中取得了积极进展,这得益于此前工作组谈判的基础。在2021年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形成的有关《巴黎协定》第6.2条合作方法指南及第6.4条机制规则、模式和程序的基础上,本次大会就这两个市场机制进一步形成了补充性的共识,为下一阶段国际碳市场建设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基础。
《巴黎协定》第6.2条主要涉及自愿性的跨国交易市场建设,是关于“减缓成果的国际转让”(ITMOs)的规则设定,因此也被视为国家/区域已有碳市场之间的联接或更为宽泛的“合作方法”。《巴黎协定》第6.4条是联合国框架下的集中碳信用市场机制,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机制”(SDM),是此前《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CDM)的2.0版本,主要聚焦国际碳抵消资源的开发和交易,交易的减排量标的被称为“第6.4条减排单位”(以下简称“A6.4ERs”)或“减缓贡献A6.4ERs”,前者涉及跨国交易,因此需要在交易的同时进行国家自主贡献的相应调整,后者仅用于降低本国排放及与减排绩效挂钩的气候融资,并不涉及国家目标的调整。
首先,会议通过了关于《巴黎协定》第6.2条所述合作方法的指南有关事项,进一步对授权(流程和时间安排、内容、格式、更改、信息透明度)、首次转让申请、初次报告信息补充内容、商定的电子格式、常规信息中年度表格、报告的顺序和时间等内容作出补充说明和规定。同时,鉴于已有部分国家在第6.2条框架下开展了“减缓成果的国际转让”(ITMOs)的交易,大会决议要求秘书处在“集中核算和报告平台”尽快更新《关于第6.2条合作办法的核算、报告和审评的参考手册》。
其次,会议在开幕首日就以程序性的方式肯定了监管机构制定的有关第6.4条机制方法学开发和评估要求、涉及碳移除活动要求的两项标准,这是下一步实施碳信用开发的基础条件,也体现了当前对高质量自愿减排交易(VCMs)市场建设的最大共识。
最后,会议还通过了根据《巴黎协定》第6.4条所建立机制的规则、模式和程序进一步指南,授权要求监管机构(SB)在标准制定、方法学(基线、监测、额外性、碳泄漏等)、登记簿等事宜上持续推进,以及A6.4ERs批准信息声明、适应收益份额(SoP)等,并决定符合条件的在清洁发展机制(CDM)登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或活动计划(PoA)可过渡到第6.4条机制。
达成气候资金“嵌套目标”
更为胶着的磋商发生在资金议题上,每年的气候大会都会因为“钱”的问题打“超时赛”,特别是在《巴黎协定》下全球长期目标及国家自主贡献确定后,各方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配置全球资源来落实各国的政策和行动。
资金议题要回溯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COP15),发达国家缔约方希望以“资金换目标”来为其所需担负的历史责任“买单”,提出了集体承诺,将在2010~2012年间通过国际机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近300亿美元的新的、额外的快速启动资金,并力争到2020年每年为发展中国家调动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
发达国家近年来才勉强实现此前承诺的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对提供和调动资金的口径仍存有异议。2015年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COP21)决议提出,2025年前要在原有1000亿美元的基础上设定一个新的集体量化目标,本次会议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磋商。鉴于此前关于发展中国家实施国家自主贡献的资金需求规模和差距都较大,因此关于资金目标的选项都在万亿美元以上,而发达国家的出资意愿普遍不高。
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气候资金的“嵌套目标”。在更大的层面上,呼吁所有相关方共同努力,从公共和私营所有来源筹集资金,以使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气候行动资金在2035年前至少达到每年1.3万亿美元;同时强调由发达国家缔约方带头,到2035年为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气候行动提供每年至少3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大概是目前资金规模的三倍。这3000亿美元目标来之不易,发达国家此前的“出价”是2500亿美元,结果遭到了与会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严重反对。
此外,发达国家在出资来源上还增加了“公共和私营部门、双边和多边各种渠道以及替代来源”等开放性的表述,并强调“可将所有与气候相关的资金流出和由多边开发银行动员的气候融资计入资金目标的范围”,进一步削弱其出资的力度,大大稀释了资金的“公共成分”。
因此,在大会上发达国家的气候资金计划也遭到了包括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抗议。所幸的是,本次有关资金议题的谈判仍然是建构在《巴黎协定》第九条中有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表述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了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是“自愿”作出贡献,包括通过南南合作,并强调这不会影响任何缔约方的发展或受援国的地位。会议还决定在阿塞拜疆(COP29)和巴西(COP30)两届主席国的指导下启动“巴库至贝伦通向1.3万亿路线图”,以期进一步形成工作成果。
本次大会还就全球适应目标(GGA)、沙姆沙伊赫减缓雄心与实施工作组(MWP)以及公正转型等议题进行了磋商,并增加了损失和损害应对基金(FRLD)捐款,但总体进展较为有限。
未来:在蹒跚中前进
近年来,尽管国际局势纷繁复杂,但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及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的加剧,也使得各方在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国际合作,但这样的努力仍然是不够的,不管是各国所提出的减排努力还是资金投入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各方都需要统筹短期和长期的各类问题,补好应对气候变化的“作业”。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大会期间表示,发达国家的承诺和发展中国家的期待之间有巨大落差,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对这一数字表达了严重不满,中方对此也感到失望。事实上,从整个进程来看,雄心与现实“结合”的结果,就是只有现实缺乏雄心,换句话说,“雄心不足本身,就反映出当今世界一种深刻的政治经济现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预计于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位于亚马孙地区的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市举办。根据《巴黎协定》及相关大会决议要求,各国将在2025年提出新一轮到2035年的国家自主贡献。COP28所形成的《阿联酋共识》提出根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全球模拟路径相关结论,要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如果全球要将温升限制在“无过冲”或“有限过冲”的1.5摄氏度路径下,需要到2035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9年水平大幅、快速和持续减少60%。
巴西作为COP30的主席国,也提出到2035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较2005年水平减少59%~67%,而COP28的主席国阿联酋则提出到2035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较2019年水平减少47%。此外,英国提出,到2035年,本国温室气体排放较1990年的水平将至少减少81%。
可以预计,明年的气候大会目标将更加受人瞩目,特别是对大的经济体提出的目标,可能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为有效衔接全国碳市场以及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CBAM),推动上海市碳排放核算逐步从“组织碳”转向“设施碳”,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修订形成了《上海市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方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全球绿色低碳浪潮下,中国绿色认证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2030年中国绿色认证服务行业全景评估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0—2024年中国绿色认证市场规模从28亿元激增至1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5.7%,远超全球平均水平,预计2030年将突破800亿元。本文将深入梳理南方电网公司绿色低碳评价认
近日。国网江苏电力发布《碳绩效责任报告(2024—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国网江苏电力累计贡献碳减排量1.2亿吨,较上年增长15.2%。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积极开展“供电+能效”服务,推广电能替代项目,营造节能氛围,助力打造节能示范。《报告》从服务政府碳考核、服务
新规陆续发布后,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电力行业瞄准“电-碳-绿证”协同发展趋势持续发力。随着电力供应清洁化水平持续提升和绿色能源应用范围持续扩展,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逐步成为彰显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促进消费侧节能降碳的重要抓手,而全国碳市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电力交易是服务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和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新能源更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谢开。《国家电网》: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的机遇、问题与对策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贾君君史若涵吴华清(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一、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的机遇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倍增,资源禀赋高的地区投资不足,为绿色能源合作打开了空间。我国在绿色能源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为深化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一)
受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和欧洲经济衰退的影响,能源转型分化迹象异常明显。这会引发一场全球性的倒退吗?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范珊珊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签署的六项与能源相关的行政命令——包括取消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限制以及退出《巴黎协定》,引发了人们对能源转型放缓的担忧
曹志刚:2024,中国风电的理性与回归曹志刚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随着岁末年初的到来,我们迎来了反思与展望的时刻。犹记得2023年回顾之时,中国风电行业还深陷于低价竞争的困境之中,产业链各方都面临严峻挑战。走过2024年,令人欣慰的是,在政府、行业协会、专家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制定自
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巴黎协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成果。2017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2020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该协定。此举遭到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
第七篇国际能源市场深刻调整(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一、气候融资困境难解,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转型仍面临资金缺口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大会最终达成系列重要决定,包括确立新的气候资金目标、完善国际碳市场机制运行
最近,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主题边会上,国网江苏电力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案例集《加速能源转型贡献气候行动》,该案例集汇集了国网江苏电力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十项创新实践和成功案例,涵盖能源供应、电网建设、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国网江苏电
12月4日,全联新能源商会在京举办“第十八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2024)”,落基山研究所电力系统与可再生能源部门主任刘雨菁出席主论坛并以《全球电力系统转型趋势》发表精彩演讲。刘雨菁分享了对全球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深刻见解。她指出,全球已达成共识,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核心在于提高能
11月15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和WTO联合发布了一份新报告,揭示了贸易在帮助满足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报告题为“通过贸易推进可再生电力转型——以互联互通解锁再全球化机遇”,在于巴库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正式发布,强调了如何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对
2024年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开幕第一天,会议东道国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题为“COP29在巴库开幕:全球碳市场取得突破”的消息,引发了业内对全球碳市场启动的热议。11月22日,COP29针对《巴黎协定》第6.2条、6.4条形成了新的决议草案,并在11月23日
即将步入2025,作为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能源行业发展也来到了关键时刻。国内新能源建设将迎来阶段性抢装,清洁能源占比将实现井喷式增长,能源结构将面临深刻调整。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关键组成,为全球的能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01动力与储能
为了推动建立符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内蒙古将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产品为重点,在电解铝、纺织品(山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2025年7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记者会上,有路透社记者提问,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里贝拉接受采访称,中方表示将致力于制定新的全面气候目标,并将在今年秋天公布具体进展。中方是否为最终确定气候目标设定了时间表?此外,中国和欧盟刚刚结束关于气候问题的对话,欧方提到气候变化联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走进山东能源兖矿智慧制造园区,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道路两旁的微风发电智慧路灯随风转动,抬眼望去,阳光穿透薄云,洒在成片的深蓝色光伏阵列板上,整个光伏矩阵泛起粼粼波光,从对山林时序的尊重敬畏,升华为对自然节律的精准驾驭。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兖矿智慧制造园区正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14日,苏伊士及合作伙伴1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总投资约1.7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年处理规模达3万吨(一期)的有机溶剂循环利用项目,将在未来30年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提供危废回收解决方案。区委书记、长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江夏,区委副书记、区长戴明,长寿经济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
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
7月11日,国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侯启军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出席并致辞。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亮功主持。大会上,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