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落基山研究所刘雨菁:全球电力系统转型趋势

2024-12-12 09:27来源:全联新能源关键词:能源转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2月4日,全联新能源商会在京举办“第十八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 2024)”,落基山研究所电力系统与可再生能源部门主任刘雨菁出席主论坛并以《全球电力系统转型趋势》发表精彩演讲。

刘雨菁分享了对全球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深刻见解。她指出,全球已达成共识,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核心在于提高能源效率和扩大清洁能源供给。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提出,到2030年全球需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三倍,能源效率年提高效率翻两番。今年,为了实现三倍可再生目标,COP29也提出了储能和电网建设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尽管各国政策力度和连贯性存在差异,但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均已提出具体的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目标。

虽然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装机增长的绝对主力,但全球各国也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电气化、新兴负荷等多重因素推动下,电力需求增长突破预期;二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面前更加脆弱。在此背景下,火电仍然是部分地区面临供应紧张时的主要手段。

刘雨菁强调,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通过清洁电力满足电力需求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普遍挑战。她提到,主要市场的新增可再生装机投资有可能逐步面临多重制约因素:在电价机制层面,可再⽣能源渗透率提⾼导致其价格蚕⻝现象愈发显著,多个国家可再⽣项⽬投资回报率⾯临考验,迫切需要⼀定的⾮市场化⼿段保障投资者信⼼。在技术层⾯,系统灵活性不⾜逐渐在多个层⾯限制可再⽣能源发展。

在电价机制方面,她详细阐述了全球各电力市场的发展动态。她强调,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占比的不断攀升,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正变得愈发灵活,调整周期日益缩短,且价格波动幅度显著增大。以澳大利亚为例,她指出新能源发电量的显著增长主要源自光伏、特别是分布式光伏领域,明显呈现出了可再生大发时段平均电价更低的趋势,而且光伏的实际收益价格也低于风电。在此背景下,刘雨菁也介绍了澳大利亚针对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余电上网部分的补贴政策,同时也强调了这些补贴政策仍然会充分参考电力市场价格。

系统灵活性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刘雨菁指出,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供给与需求都需要在较小的地理颗粒度下来讨论具体的技术组合方案。她着重强调,尽管火电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是解决短期内灵活性供给短缺的有效手段,但这一依赖亟需被打破,因为长远来看不能持续依赖火电。在储能技术方面,虽然短时储能技术已相对成熟,但长时储能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至于需求侧灵活性,特别是在中国,推进工业需求侧灵活性成为了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方向。

最后,她着重提出了几个关键议题,包括电力需求预测方法的革新、电力系统规模经济性的考量、成本控制策略的调整,以及各类电力资产定价机制的变革,并强调这些问题亟需整个行业共同努力研究和应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转型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