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人物正文

“圈”不住的国网掌门人刘振亚

2010-10-12 16:31来源:《中国机电工业》杂志关键词:刘振亚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终,这些出于不同立场的声音汇聚到“破除垄断”的大旗之下,在电力行业形成了所谓改革派与垄断派的对抗。显然,在改革派们看来,刘振亚领导下的国家电网已然成为阻碍“电改”的最大堡垒,致使这场肇始于2002年的改革出现了“迟疑”、“畸变”,甚至是“倒退”。依他们之见,在电改迈出“厂网分开”的第一步后,国家电网不仅没有按照既定的改革方向行进,反而“倒行逆施”,开始大肆扩张自己的版图,“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

我得承认,舆论对国家电网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监督是必要的,一些批评和意见也是中肯的,应该引起国家电网和刘振亚的重视。而争论本身也反映了电力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事实上不单在中国,从世界范围来看,电改都是一个难题。比如美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就经历了一个崎岖的过程:早在1992年,美国联邦政府即开始在电力系统实施被称为“放松管制”的改革,此后各州纷纷推进,但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混乱;到2000年“加州电力危机”爆发,供电紧张,电价飞涨,继而是轮流大停电,最终导致加州最大的市政电力公司破产。危机过后,美国大多数州的电改都陷入了停滞,放松管制被视为失败的试验,电力竞争被看作一场骗局。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也因此受到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电网屡屡强调安全和稳定是做好改革工作的前提,并非没有道理。但这也被一部分激进的“改革派”认为是国家电网“维护垄断”、“拒绝改革”的借口;当他们以民生的名义对国网进行讨伐,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种逻辑:国家电网为什么要背离改革?是为了保持和强化垄断。为什么不愿放弃垄断?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那什么是国网的既得利益?这便与民间对电力行业“垄断高薪”的怨恨联系在了一起,对国家电网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我想,一味地渲染所谓改革派与垄断派的对立,不仅无助于改革的继续进行,而且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其实何尝存在这种你死我活的对立?至少国家电网就曾表示,自己“是电改的支持力量”,也是“改革派”,分歧仅在于“大家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国家电网方面认为“输配分开”并不是电改的必然步骤,因为输配电网的自然垄断属性“并不会因输配分开而改变。即使输配分开后,一个区域内电网企业只是从一个大垄断变为若干个小垄断。”而现阶段贸然开展输配分开,“将影响电网发展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刘振亚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