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电能交易规则助市场化改革

2010-12-02 10:39来源:北京商报关键词:电监会电能交易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电监会11月30日公布了《电能交易基本规则(草案)》(以下简称《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是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8年来第一部系统化的电力交易管理法规。 

相关专家指出,电力体制改革最关键的便是理顺价格机制,发电企业竞争上网,电能采取市场化方式交易。《规则》明确提出了电力跨省区交易、发电权交易以及大型用户直购电交易的规范和管理办法。与此前相关文件相比,《规则》中没有“试行”、“试点”等字眼,联系此前公布的《输配电成本监管办法(试行)》,直购电交易将获得可执行的制度基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也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实质阶段。

电力市场化改革停滞5年

“虽然是千呼万唤,但《规则》的出台相当不容易,说明国家已经为电力市场化改革做了足够铺垫。”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说。

2002年,我国提出“厂网分开、输配分开”的改革方向,正式开启电力改革,2005年,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成现在的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

在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分开后,大型用电企业直接向发电企业购买电能即“直购电”模式,被管理部门视为改革的探路石。但自2004年国家发改委和电监会推出《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暂行办法》,电监会在2007年的《中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及展望》和2009年的《关于完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只是对试点措施修修补补,电力市场化改革整体陷于停滞。

来自电监会的资料显示,自2009年对“直购电试点”办法做最后一次修改,至今仅批复了6项直购电试点案例,一位用电企业负责人直言,“输配电价过高、电量分配不合理,直购不划算”。

昂贵电网卡住改革

输配电价过高被认为是影响“直购电”开展的关键,但这个价格始终是笔糊涂账。

电力用户从发电企业购买电能后,需要通过电网传输,输配电成本就是传输过程中的“过网费”,上网电价与“过网费”相加即为用户最终需要支付的电价。根据电监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主要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合计3479.53亿元,其中国家电网2681.14亿元;南方电网798.39亿元。

如此巨大的数字是如何产生的?电监会日前发布《2010年一季度西北区域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情况通报》,其中一组数字耐人寻味,在输配电成本构成中,第一大成本为折旧,占比为28%,第二大成本是“其他费用”,占比高达19%,薪酬、材料费、输电费等费用均居其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监会查看更多>电能交易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