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长春电网“十一五”建设回眸

2010-12-16 14:39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长春电网十一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这是一个憧憬与激情满怀的五年。伴着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铿锵脚步,长春这座素有“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雕塑城”、“绿色食品城”等美誉的城市,连续五年间保持GDP两位数以上的发展速度。2009年,全市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四项主要指标增幅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都位居榜首。在长春注册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50家,外商投资企业超过4000家。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长春市全市用电量始终保持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2005年末,长春地区售电量仅为77.15亿千瓦时,2008年,长春地区售电量在全省率先突破100亿大关并保持领跑,预计到2010年末将增至138亿千瓦时,达十五末期的1.79倍。五年间,长春地区500千伏变电站由1座增至2座,变电容量由801兆伏安增至2801兆伏安;220千伏变电站由11座增至14座,变电容量由2649兆伏安增至3729兆伏安;66千伏变电站由46座增至58座,变电容量由2503.5增至3350兆伏安。一条条飞架南北的电缆,一座座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现代化输变电站,无不彰显出长春经济发展的勃勃脉动,见证着电网发展的宏伟篇章。

谋划篇:

“远着眼”研判形势大手笔规划蓝图

长春的发展节奏,从来没有这样快,招商引资风起云涌、项目开工高潮迭起、园区建设方兴未艾。所有这一切,都对“电”如饥似渴。无论是七通一平,还是三通一平,都离不开“通电”这一条。

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十五”末的长春电网,有着不可忽视的软肋:500千伏系统与主干电网联系薄弱;220千伏变电站布点不足;66千伏变电站负载率较高;10千伏配网环网率低;部分装备相对滞后。在电网建设中还存在规划选址、土地使用、落实路由难度大等一系列的困难。内外兼忧、错综复杂的现实伴生着一个难题,长春电网如何落实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如何支撑“十一五”期间长春经济社会发展?

党委书记辛国良认为,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要结合长春全地区经济发展这盘大棋,超前谋划,超前行动,为此,我们把电网的十一五规划早早提上日程。

长春供电公司的决策展示出了国有大型企业的负责态度和超前意识。为了准确研判地方经济走势,公司全面分析长春市从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的各项数据,依据人均用电量、产值单耗、行业用电量、递增率等多种方法预测长春地区电量发展,邀请专家学者把脉号诊,从选址布局到网架结构,从负荷需求到设备选型,统一规划,确定标准,根据规划期内电力平衡分别作出了500千伏、220千伏、66千伏、10千伏城网规划,逐年改造电网中的薄弱环节,形成合理的电网布局,以此来指导和规范“十一五”长春配网的建设与改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长春电网查看更多>十一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