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减排承诺拯救了中国水电

2011-01-07 10:52来源:电气中国关键词:水电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电扭转全行业亏损

2010年入夏以来,南方降雨大增促水电大显身手——水电利用小时回升,水电企业盈利上扬。

据统计,云南电网水电日发电量最高达到2.65亿千瓦时,比上年最高日发电量增加20.4%,已是2010年第8次刷新历史记录;素有“中国小水电第一市”的浙江省丽水市,上半年累计完成小水电发电量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60%;湖南凤滩水力发电厂2010年6月份完成发电量5.22亿千瓦时,上半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3.82亿千瓦时,6月单月发电量及上半年累计发电量均实现历史突破,从南方几省传来的类似的数据还有很多。

电力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入夏以来水电发电量大增,累计同比2010年首次转正。6月份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雨季,来水明显增多,水电发电量大幅增长,同比大幅上升18.5%。明显高于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8.6%的数据。与此同时,在水电小时利用方面,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来水明显好转,全国水电设备利用小时环比2010年5月份增加69小时,且大部分集中在水电出力不足的西北、南方、华东、华中等地区。水电企业盈利状况较预期有较大提升,必将一举扭转年初西南旱情对水电企业带来的不利局面。

移民和环保是瓶颈

在2008年前,水电开发拥有一段较长的黄金周期,各大发电集团纷纷跑马圈地。但随着环境问题等舆论声音渐趋高涨,针对水电项目的环保审批也更加严格,水电开发随后进入到一个相对谨慎的周期。

近期,由于我国增加清洁能源比重的形势所迫,水电作为清洁能源中技术比较成熟、成本较低的能源种类重新“得宠”。2010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包括吉林省安图县大兴川48兆瓦水电项目等19个水电项目建设。据了解,2010年以来,水电项目核准力度就已提速,仅上半年水电项目审批量已达到500万千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有关部门“补足”水电曾经落下的功课的意图。不过,横亘在水电建设领域的两座大山——移民和生态问题,不会因此而消失,我国水电开发仍然面临着种种尴尬。

如何协调水电建设与保护环境这一矛盾,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告诉记者,现在中国一些水电项目存在“先上船再买票”的现象,没有充分评价其环境影响,未来水电大发展的前提是必须处理好环保问题和移民安置补偿问题。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一直承担三峡库区移民补偿定价的调研工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其负责人指出,目前水电开发所涉及的移民补偿估算思路,依旧是对移民进行“一次性补偿”,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移民补偿方式可能难以保障移民长期生活的要求,“水电开发需要真正改变过去‘重工程、轻环境、轻移民’的思想,投资重点需要放在生态恢复,移民安置和库区事业的发展方面。其中,用于移民安置的费用占总投资比重将由过去的三分之一提升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水电开发投资企业需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认为,我国环保部门没有把碳减排作为环保指标,导致水电项目备受环保诟病,而在全球范围内,通常是水电发展越好的国家,环保情况也越好。他说,目前国家对水电项目开闸,实际上是面临碳减排的国际压力。

张博庭说:“现在关键的是要让民众理解发展水电本身的环保型和重要性,最近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开办水电知识培训班,也是这个目的;比起环保问题,移民问题可能更棘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院长高季章呼吁,水电开发的同时要加强对移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地方政府应探索新的移民安置政策,三峡“投资型移民”和云南“16118政策”值得借鉴。据悉,由三峡集团牵头开发金沙江的移民管理系统正在试运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