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能源“十二五”展壮美蓝图

2011-01-13 11:27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优化能源发展区域布局

我国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长距离、大规模的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北油南运、西气东输是我国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统筹东中西部能源开发。综合考虑能源资源赋存、水资源分布、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按照“加快西部、稳定中部、优化东部”的原则,构筑区域能源优势互补、资源高效配置、能源开发与环境相和谐的能源发展布局。具体措施一是加快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和现代化矿井。发展大型煤电基地和坑口电站群。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快西南地区和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二是稳定中部地区能源开发。稳定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而河南、安徽煤炭资源在逐步减少,为延长开采年限,要调整两省开发强度,不宜以增加产能为目标,要在提高回采率上多下功夫。合理布局燃煤电站建设。适时推进内陆核电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三是优化东部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加快海上油气带建设,稳定陆上油气生产。控制东部煤炭资源开采。大力发展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发展燃气调峰电站和热电联产。严格控制东部地区新增火电项目,在大中城市及其附近地区不再布局建设新的燃煤电站,所需电力通过西部输电解决,也可改善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四是加强国家能源战略基地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五个区域煤炭、油气、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70%以上,要统筹做好开发规划,把握开发强度、节奏和时序,把这五个能源资源集聚区域打造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国家能源战略基地。

建设现代能源储运体系。一是推进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加强“三西”地区以及蒙东、新疆东部外运通道建设,提高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能力。加强沿海主要煤炭装卸港泊位和长江中部下水港能力建设。二是加强电网建设。完善区域500千伏和750千伏主干网架,实施“全国联网”工程,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建设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改造城乡配电网,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三是加快油气管网建设。根据国内新建整装油气田上产,以及老油气田增产需要,加强兰州-成都、长庆-华北等原油输送管道,以及西气东输三线、东北管网等天然气骨干管道建设。继续完善华北、长三角、东南沿海,以及沿江地区的成品油管网。建设与海洋油气生产配套的集输管线。到2015年,国内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14万公里左右。四是加强能源战略储备。全面推进国家石油储备二期项目建设,做好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加紧建设一批天然气储备库,重点做好大中城市调峰储气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和民族地区能源建设。一要大力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加大中央财政性资金投入,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使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设施用电得到基本解决,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二要加强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重点解决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内蒙古等省区无电地区用电问题。三要继续支持农村户用沼气和集中沼气建设。到2015年,农村沼气用户达到6000万户,建成3000个规模化养殖场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四要在农村推广应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实施村镇阳光浴室工程,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和节能炉等高效清洁能源技术和产品。五要加强民族地区能源建设。加强西藏、新疆电网建设,扩大电网覆盖面。建设西藏、新疆与西北网联网工程。建设格尔木-拉萨天然气管线,让藏区人民用上天然气。在偏远农牧区,建设一批小型太阳能发电、风光互补电站和太阳能热利用设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