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中电投“三步走”战略带来沧桑巨变

2011-01-19 10:06来源:中电投关键词:中电投陆启洲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蒙东能源资产总额672亿元,煤炭产能6900万吨,在建规模1000万吨,发电装机684.55万千瓦,电解铝产能60万吨。

如果说蒙东“煤电铝”模式有效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那么,中电投集团利用黄河上游水电资源打造的“水电铝”模式,更是业内公认的最佳模式。

在黄河上游发展电解铝产业,不仅消纳黄河上游的富余电量,减少弃水,也使电解铝获得了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形成了水电和电解铝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

目前,中电投集团黄河公司水电铝联营项目产能达到50万吨,与此配套的30万吨碳素项目在2010年12月正式投产。

三年来,中电投集团加快五大产业集群建设,成功实施煤电联营,煤电铝、水电铝联营,煤炭、铝业板块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群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对集团公司利润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0年产业集群实现利润总额占到全部盈利单位利润总额的74%。

优势互补煤电联营

近几年,受煤价持续高企影响,火电企业亏损严重,中电投集团所属火电厂无一例外遭到煤炭价格冲击。2008、2009、2010三年,中电投集团就因燃煤价格上升,增加成本近193亿元。

一面是煤炭产能达到7000多万吨的产煤大户,另一面是被煤炭价格牢牢卡住脖子的用煤大户,两种不同身份同时聚于中电投集团。如何合理的优化配置资源?中电投集团果断选择跨区域煤电联营。

“跨区域煤电联营模式可以在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和优势互补性,不仅能够稳定火电企业成本,有效提升发电企业资源保障能力,而且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陆启洲表示。

依托蒙东丰富煤炭资源所推进的跨区域煤电联营,自2008年开始全面展开。

打通跨区域煤电联营运力瓶颈,中电投集团加快蒙煤南运大通道建设。2008年12月,赤大白铁路(赤峰—大板—白音华)全线贯通;2009年,锦赤铁路(锦州—赤峰)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6月锦州港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开工。与此同时,中电投集团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控股建设的港口和大型储配煤中心工程加快推进。一条由锦赤铁路、赤大白铁路、锦州港煤炭码头共同构筑的我国又一条北煤南运下海通道逐渐形成,规划吞吐能力达到6000万吨。

“三步走”战略实施以来,煤炭对电力的基础保障作用日益提升。到2010年底,中电投集团整体电煤自给率达到30%,大东北区域自给率达到77%。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电投查看更多>陆启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