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新能源在“保守”目标下蓄势待发

2011-01-24 13:00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关键词:新能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心技术这块是我们发展新能源做得最差的一块。欧美的发展模式是搞研发卖技术,我们目前是‘打工的’,高价进口别人的关键技术、装备和生产线,低价出口产品。”孟宪淦说。

目前中国从事新能源方面的研究机构很多,都属于企业,尚德、英利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然而却没有一个国家级的新能源研究所。“国家总投入的研究经费目前并不少,但都分散给了小的研究机构,发挥不了大的作用。”孟宪淦说。

研究机构隶属于企业,会有创新的动力,但同时相伴的问题是,研究成果难免要以企业利益为重。孟宪淦表示,目前的科研是一个怪圈。企业有了大的盈利,才会投资科研。但国家要考虑到全社会的推广,要把价格压低,限制企业“淘金”。由此,企业靠压低价格赢得市场,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离掌握核心技术还有很长的距离。优胜劣汰,让产业集中到几个集团,研发能力才会有所增强。

“不能全盘否定设备上马快

试想如果只有几家企业、冷冷清清地在生产,中国的风力产业不可能达到目前这个水平。”孟宪淦解释道,“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也是普遍的问题,不光是新能源的问题。像所有行业一样,对于技术,还是先引进和吸收,然后创新和发展。”

不是选择问题是速度问题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中国进入开发新能源的快车道。数据显示,过去5年,国家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增长率为年均144.3%,2009年投资达346亿美元,占世界第一。

“中国发展新能源,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速度的问题。”林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09年《能源蓝皮书》的数据显示,中国煤炭的剩余储量保证度不足100年,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30年;中国石油的剩余储量保证度是15年,而世界平均水平是45年;中国天然气的剩余储量保证度是30年,世界平均水平是61年。解决能源动力问题,发展新能源无疑是中国的出路。

“国家规划,到‘十二五’末期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70%下降为63%,在2020年再从63%降到58%左右,到2030年煤炭的占比仍在50%以上,国际舆论减排的压力之下,实现‘低碳’,只能调整能源结构,首先要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其次要大力发展核电。”孟宪淦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节能和减排是中国未来需要同时面对的课题。

孟宪淦给记者形象地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的GDP总量与日本相当,但能耗是日本的4.6倍。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大概是美国的1/3—1/4左右,如果通过发展新能源,中国把能耗降到日本的水平,那就等于,当中国发展为美国的经济实力时,中国仍是现在的能耗量。那对中国来说,将是不可估量的效益。

“十二五”目标仍趋保守

在中国新能源的发展路径上,《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是一剂强心药。以风电为例,短短几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生产基地。“在2010年,风能行业60万名从业人员平均每30分钟就安装一台机组,而每三台安装好的机组里,就有一台在中国。”绿色和平国际可再生能源总监SvenTeske形象地描绘了新能源在中国的发展速度。

不少人形容中国的新能源是“一日千里”。孟宪淦并不这样认为:“客观地讲,中国发展新能源一点都没有急躁,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例,中国2020年的目标是2000万千瓦,欧洲是4亿千瓦,美国是3.5亿千瓦,日本3000万千瓦,甚至印度的目标都是2000万千瓦,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2000万千瓦的目标,相比之下,很多专家都认为是保守的目标。”

“十二五”规划提出设想,预计2015年将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目前的9%提升到11%。为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达15%的目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打好基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