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玉川大地织锦绣——济源市农村电力服务调查札记

2011-02-14 10:09来源:河南济源供电公司关键词:河南济源供电公司电力服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农民人均纯收入7440元,绝对值居全省第2位,增幅全省第一;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85%,居全省第2位;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超过80%,全省新农村实现程度500强中,占25%份额;农业总产值25亿元,农业增加值16.5亿元……2010年,济源市农村发展再度交出优秀答卷。

银线穿梭耀王屋,玉川大地织锦绣。兔年春节期间,笔者通过深入走访,愈发感受到可靠的电力供应、优质的供电服务,为济源农民建设小康路上阔步前行的强力引擎。

电力给力:书写“土里生金”新篇章

“刨去化肥农药方面的投资,去年收入6万来元。”王屋山竹泉村农民常旺江说。

20亩粮食,夏秋两季亩均收入1800元,5亩小辣椒,每亩3000元,6亩烟草,每亩2500元……交谈中,常旺江给笔者念起了“收入经”。他说,以前因土浅、地薄、不经旱,有时辛苦一年,也就够个温饱。现在满地都是“金”,供电所把电线架到了田间地头和烤烟房,庄稼年年丰收,烟草片片金黄。除去自家耕地,他还承包了20多亩地。去年盖起了小楼,装上了空调,“日子越过越滋润”。

“农民奔小康,全靠电来帮,电力部门把电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该村支部书记王建说。2009年冬,他们采取异地取土填补河滩低洼的方式,开发整理出1400亩土地向农户承包。电力部门主动上门,新建了台区,架设了专用线路。加上以前的机井灌溉设施,现在全村耕地灌溉率已达98%。目前,二期开发工程已经启动,可新增耕地900亩,预计每年可再增农业产值200多万元。

济源古称玉川,王屋山绵延境内,全市面积1931平方千米,山区占88%。人口68万,耕地62.5万亩。为做好“三农”文章,近年来该市针对人多地少现状,一方面积极实施农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3万多亩。一方面最大限度发挥农田效益,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烟草、小辣椒、西红柿等特色农业,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举措。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优质的供电服务。立足“为农、便农、惠农、富农”原则,济源供电公司坚持电力先行,逐年加大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全力满足农民、农业、农村用电需求。2006年以来,新建和改造山区10千伏线路28条、长110多千米;台区368个,农村台区密度达到1.4个/平方千米,座座铁塔和条条银线紧密相连,实现了农作物“年年靠天收”到“年年保丰收”的转变,成为农民奔小康、农业增效益的重要保证。

数据显示,该市粮食总产值由2005年的1.84亿公斤增加到2010年的2.16亿公斤,增长17.3%;烟草、小辣椒、冬凌草等经济型农作物为农民增收8亿多元,是5年前的3倍;土地产出率为4700元/亩,为5年前的176.2%。优质可靠的电力,让更多农民品尝着“土里生金”的喜悦。

电力保障:唱响“现代农业”旋律

整齐划一的厂房,干净清洁的车间,密密摆放的菌种,静静生长的金针菇,忙前忙后的工人。走进梨林镇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南济源供电公司查看更多>电力服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