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江苏电力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1-02-16 10:15来源:新华日报关键词:江苏电力监管工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开展两个专项治理工作。积极开展供电企业用户受电工程“三指定”专项治理,在供电企业自查自纠基础上,对南京、无锡等七家供电企业实施重点抽查。通过“三指定”专项治理工作,各供电企业进一步完善业扩报装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市场行为。认真做好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调试差额资金分配专项治理,督促电网企业切实做好新机商转调试差额资金分配的自查自纠工作,确保分配方案公正合理。通过差额资金专项治理,江苏发电企业共分享到差额资金2500万元。

开展电价政策执行情况监管。规范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电费结算行为,按时上报电价及电费结算情况分析报告,为电价执行与电费结算情况专项检查奠定基础。积极配合国家电监会对江苏电力企业执行国家相关电价政策情况以及厂网电费结算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认真督促整改。

加大稽查工作力度。2010年,江苏电监办12398电力监管投诉举报热线共收到有效件945件,其中咨询896件,投诉举报49件,已按时办结48件。同时,以发电企业脱硫设施运行、供电企业市场行为和资质管理为重点,加大现场稽查和行政执法工作力度,依法查处电力违法违规行为。2010年江苏电监办先后对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将电力安装工程分包给无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企业、个别发电企业上传脱硫数据不真实等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同时对部分电力企业违规行为进行了通报批评。

进一步健全市场准入机制。积极探索电力许可后续监管有效模式,不断完善电力业务许可证后续管理制度。2010年,全省共颁发发电许可证30个,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41个,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1.6万个;注销发电许可证17个、供电许可证7个、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10个;62家发电企业、183家电力承装(修、试)企业完成许可证变更,2.8万名进网作业电工完成续期注册。

突出供电监管,促进全省供电服务水平提升

开展2009年供电整改复查和2010年供电检查。针对2009年供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部署全省供电企业进行整改,对宜兴、姜堰供电公司开展现场检查。根据电监会统一部署,完成对福建、陕西两省的供电检查工作,配合电监会检查组对南通等四家供电企业开展检查,并形成专题报告及时上报电监会。

深化供电常态监管工作。建立定点监管和随机抽查制度。选择镇江、盐城等四家供电企业,以集中检查、随机抽查、营业厅暗访为主要形式开展了定点监管,及时向企业通报检查结果,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全面跟踪,确保企业整改到位。建立多层次、立体式供电企业信息收集反馈系统。通过向受电工程用户发放《电力用户受电工程信息反馈表》、发送手机短信,进行电话回访,向各市、县行风评议部门寄送调查问卷,召开电力承装修试企业和电力用户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供电企业在工程发包、工程验收、市场开放等方面的情况。

加强供电企业信息公开工作。督促供电企业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全省65家市、县供电公司已于6月底前全部在中国电力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成为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供电信息公开全覆盖的省份之一。

下篇:服务经济发展,努力推进电力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总体上看,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我省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从而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也为监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影响电力科学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江苏电力工业仍面临许多严峻挑战。

高峰时段电力供应面临较大缺口。由于近年来新建成机组容量偏少、局部电网存在卡脖子以及天然气供应不足等因素,今年江苏电网将出现季节性、区域性用电紧张的局面,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4290亿千瓦时,夏季统调最高用电负荷为6900万千瓦,夏季电力缺口约1000万千瓦。

电网大面积停电的安全风险有所增加。随着特高压建设推进,未来区外来电大幅度增加,影响江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不安全因素增大;大容量发电机组的投运,使江苏电网短路电流激增,部分输变电设备的额定短路容量偏低;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将给电网调峰、调频和安全稳定性带来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气候异常和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多,自然灾害、外力破坏等不确定因素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

资源环境对电力工业的约束不断强化。未来江苏电力工业将面临巨大的结构调整压力,电力发展将更多地受制于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电力发展的外部成本不断加大,外部环境更加严峻。

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近年来,随着电煤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江苏电力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赢利水平持续下降,由于煤电价格形成机制没有理顺,发电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随着电力企业资产负债率逐年攀高,筹融资能力削弱,经营风险加大,将影响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鉴于上述因素,今年江苏电力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国家电监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电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强化电力安全监管和电力市场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和管理创新为手段,以制度建设和监管能力建设为保障,认真履行各项监管职责,更好地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电力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相结合,保障电力安全有序供应;坚持以大代小和淘汰落后相结合,促进节能减排有效开展;坚持市场导向和依法监管相结合,推进市场秩序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坚持改革创新和拓展监管空间相结合,增强监管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坚持常规管理和信息化手段相结合,推动监管工作上水平。

深化电力安全监管,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加强电力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加强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应急条例》的学习贯彻,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对非统调发电企业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热电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制度,继续开展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技术监督的长效机制,督促企业加强隐患整改闭环管理。

加强电网安全监管。针对电网运行薄弱环节,督促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推进电力系统安全风险和脆弱性分析评估研究与试点工作,提高电力系统风险管控和监管水平。督促电力企业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做好重大活动期间安全保电工作。

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定期召开电力应急工作会议,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完成统调发电企业和省、市级电网企业应急预案备案,指导电力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管理。

全面开展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体系,加强对《风电场并网安全性标准》宣贯,逐步开展风电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进一步规范热电发电机组安评工作,严格执行《江苏省热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强化对中介机构监管,完善电力安全监督技术专家库,进一步提高安评质量。

完善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电力可靠性信息的收集、核查和指标发布工作,配合国家电监会完成金牌候选发电机组的核查和供电企业可靠性评价。根据国家电监会的统一部署,完成信息软件的更新,适时启动风力发电机组、环保辅助设备等可靠性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

推进电力节能减排监管,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江苏电力查看更多>监管工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