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利益分配是造成风电并网难的首要因素

2011-02-21 15:45来源:科学时报关键词:风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技术背后的难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近期一次公开发言中表示:“风电要想更大规模地发展,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比过去难度大得多。过去是设备研发等前期工作,现在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利益的调整。怎么解决?我觉得还是电网公司的认识。如果能够像重视特高压和智能电网一样重视风电,解决不了风电并网吗?大家如果真的从国家利益这个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出发,抛弃一些企业小的算盘,这个事情可以解决。”

正如史立山所言,风电并网技术障碍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电力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技术开发、利益分配和微观均衡等基本功还十分欠缺。

尽管《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费用分摊的实施细则中都对电网企业收购风电给予一定的补偿,以及规定电网为接纳风电而建设增容的部分可以进入成本核算等,但这些收入与电网这个高度垄断企业的总收入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本不足以激励电网积极接纳风电。

电监会报告指出,风电项目一般远离负荷中心,其配套接入系统建设工程量大、投资高、线路利用率低,接入系统工程补贴政策的标准难以满足部分项目电网投资和运行维护的需要,这将严重影响电力企业建设的积极性。例如,上海市电力公司出资6528 万元建设的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接入系统工程,按目前电价补贴政策,需要32 年以上才能收回静态投资。调查显示,黑龙江、山东、浙江、内蒙古、辽宁、新疆的全部或大部分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由发电企业出资建设,部分风电企业还负责接入系统工程的运行维护,不利于系统的安全管理。

此外,虽然《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电网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电量,2008年颁布的《“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也明确要求电网企业要在2015年和2020年接收1%和3%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但是这些规定至今没有落到实处,即使电网没有接入可再生能源也并没有得到惩罚。

正如业内一位专家所言,风电并网,最难的是利益调整,其次是观念,再次才是技术。并网困难表面看受制于技术因素,但更深层次的症结在于利益驱动,电网企业在风电上网和远距离输送方面需要大量投入,但收益不大,缺乏利益驱动和变革的动力。技术上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管理体制尚未捋顺、利益分配不均衡才是造成风电并网困难的首要因素。

“在技术上,我认为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即便有困难,只要利益得到保证,技术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李俊峰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