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利益分配是造成风电并网难的首要因素

2011-02-21 15:45来源:科学时报关键词:风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风电累积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超越美国坐上全球头把交椅。但同时,中国风电的发电量为500亿千瓦时,实现并网容量仅为3107万千瓦,仍低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国家电监会于近日发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未并网容量为76.36 万千瓦,国内风电场因风电无法上网而导致的弃风达27.76亿千瓦时。

电监会报告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风电发展规划侧重于资源规划,缺乏具体的风电送出和风电消纳方案,大规模风电送出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

差别巨大的数字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连年翻番增长,俨然已经成为衡量中国风电产业发展速度的唯一标杆。相比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400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3107万千瓦并网容量这一数字显然较为陌生。“实际上,这种倾向有失偏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告诉《科学时报》。

“千瓦不等于千瓦时,装机容量不等于实际发电量。只有当电网有效地把电力从风机传递到终端用户时,风能才有价值。”李俊峰认为,风电装机容量代表了中国风电的“产能”而非“产量”,风电并网容量更能说明问题。

电监会报告认为,造成风电并网瓶颈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风电与电网在规划和建设上的严重脱节。风电发展的速度超乎所有人的预期,而电网建设却是按照常规进行,这使得依据国家风电发展规划进行的电网建设难以满足风电快速发展的需求。

风力发电集中在西北部,而用电负荷集中在东部地区,这决定了风电必须走长距离集中输送的模式。风电相比传统发电方式,更加依赖于电网整体的消纳能力。而目前电网在储能和补偿领域的建设远落后于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膨胀,从而导致了接入瓶颈问题。

对此李俊峰表示,风电并网难首先是因为国家的发展规划落后于实际发展速度,这大大影响了电网建设,电网建设的滞后势必影响风电的上网。

“此外还有机制问题。”李俊峰告诉《科学时报》,“电网也是企业,提高电网企业的积极性一方面是行政的约束,另一方面是经济激励政策,电网企业在吸纳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时也需要有经济利益,至少是不亏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