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防一哄而上,中国“内陆核电”优先

2011-03-15 11:29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内陆核电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月12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后,中国核电安全再受关注,其中在建的内陆核电站尤甚。

相较于临海核电站,内陆核电站在运营中要再增加一个环节。不过,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保在2011年两会期间向外界表示,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风险一样,在安全上,内陆核电站并没有天然劣势。

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即使内陆核电站在技术上可做到与沿海核电站的安全水平,但相应会增加成本,影响核电站的赢利水平。

“安全永远是放在第一位。”3月13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向本报记者表示,核电站建设必须是在安全和效益上取得一个平衡,“在核电站安全如此特殊的环节,内陆与临海核电站应无差别”。

地方热情

虽然中国现有核电站均位于沿海地带,但中国内陆建设核电的热情大有后来居上之意。

据了解,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重庆、四川、甘肃、吉林在内的多个内陆省市向国务院提出了建设核电站的计划。在中国审查完初可研的核电项目共计40多个中,其中内陆厂址占比约为75%。除上述30多个内陆核电厂址之外,另有处于普选阶段的超过20个。

2008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对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开展以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为基础研究建设核电站前期准备的批文。

时至今日,湖南益明桃花江、湖北大畈、江西帽子山等三家核电站正在为争得中国内陆首座核电站的名号而做准备。上述三家核电站均已完成前期建设核准,只待建设批文一到就可全面开工。

“内陆地区积极建设核电站的热情不难理解。”林伯强称,由于核电站能在保障能源、降低碳排放以及增加GDP和地方财政收入上有明显的作用,因而受到地方政府推崇。随着华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几年来,湖南、湖北、江西在冬夏两季均会出现不程度的电荒。而在节能减排“苛刻”的目标下,碳排放接近零而GDP极高的核电站无疑又是一个良好的工具。

而对于增加GDP和地方财政收入,核电站项目作用更是明显。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就曾对外称,江西省首座核电站 位于九江市彭泽县的帽子山核电站总投资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并将打造成核电产业基地。而在对地方财政的持续贡献上,湖北大畈核电站所在地的通山县县委副书记王艳斌透露一个数据,“核电站完成后,通山当地每年的税收可增加10亿元以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内陆核电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