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报道正文

河南济源供电公司:优质服务助力城乡一体化

2011-03-21 11:22来源:河南济源供电公司关键词:河南济源供电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济源按照新型社区的理念规划农村建设,已完成3万多人的迁建任务,全市526个村(居),已有306个村陆续实施迁户并村、旧村改造或城中村开发。济源公司则以新型社区的标准服务新农村建设,2008年以来投入资金1亿多元完善了配电网络。

一体化电网:统筹城乡,适度超前。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得名,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面积1931平方千米,人口68万,是河南省最小的省辖市,2003年列入中原城市群,2005年列入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市。

上世纪50年代,济源以“五小”工业闻名全国。现在已形成钢铁、铅锌、能源、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2008年底,工业总产值达760亿元,工业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0%。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了经济实力,也为工业反哺农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电网一体化,建设标准化,运行高效化。”2006年,围绕市委城乡一体化战略,该公司领导班子迅速达成共识,高标准制定“十一五”电网规划,并先后两次优化修订。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电力公司对济源电网投资达16亿元,建成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8座,增加变电容量380万千伏安。建成35千伏及以上线路200余千米,实现了主电网建设适度超前。

同时,按照城乡一体化配网建设思路,逐年加大配网建设,目前已拥有10千伏线路91条,长1868.4千米。线路台区3435个,台区密度为1.78个/平方千米。同时,随着电气化村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人均年用电量达7300千瓦时,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超过320千瓦时。

电网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造了条件,该市“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核心抓统筹”的思路得以实施,以“四个加快”为重点,即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加快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加快向农村侧重、公共财政加快向农村倾斜,形成“三农”投入长效机制,近年来投入“三农”资金超过13亿元,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

目前济源市城镇化率超过48.5%,城乡收入差距为2.24比1,并呈逐年缩小趋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7440元,收入增幅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4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多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镇镇通高速公路,率先实现自来水、广播电视、电话宽带“村村通”和硬化路“组组通”,率先实现城乡医保和城乡养老保障全覆盖,率先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为85周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补贴……

一体化管理:精细周密,惠农便民。

“电工服务真好,也就一顿饭功夫,线路就改好啦。”邵原镇花园新村的杨凤大嫂说。她家前几天买了电磁炉、电饭煲,因厨房线径小,她就打电话请电工帮忙。

花园村支部书记曹宪录认为,规范的管理、优质的供电服务是“家电下乡”持续火热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服务跟不上,老百姓就不可能充分享受国家的惠农政策。

该公司坚持管理一体化,把95598客户服务热线向终端延伸,通过系统平台与基层供电所形成联动。接到报装报修电话,通过信息平台把工作单发送到供电所专用电脑上,供电所实行24小时值班,专人管理,跟踪督办,将办理情况及时向95598反馈,自动保留工作记录,列入各所月度考核,让95598最大限度地覆盖城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南济源供电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