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管理正文

我国核电设施环境评级审批制度须完善

2011-03-22 18:42来源:法制日报关键词:核电设施电力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国务院布置的对我国核电设施所进行的安全检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环境法学家在充分肯定这项检查的同时,也表示,希望看到国家能对我国的核电站建设特别是整个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法制以及制度上的检查与安排。

“从核电项目环评上看,我国环评制度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尚不能保障核电项目万无一失。”著名环境法专家、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核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汪劲2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规划和项目环评公众参与程度很低,以及项目环评缺少可供选择的方案这两个方面。

同时,在核电项目的审查和运行环节,还缺少依法由独立的第三方如原子能委员会等机构独立审查与监管的程序。

环境法学家认为,在我国核电发展过程中,法制建设滞后的问题已经显现。

核电环评公众参与不足

事实上,目前我国启动的有关核电站安全检查以及为专家所热议的核电安全问题皆是由地震、海啸引发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所引发。

尽管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出现核泄漏事故,但是,在汪劲看来,日本有关核电站建设的法律程序,特别是公众参与的做法仍然值得中国借鉴。

据汪劲介绍,在日本,要建设一个核电站,在项目环评和审批阶段,至少会安排两次征求公众意见的听证会。

按照日本的法律规定,在确定了要上一个核电项目后,核电项目的业主首先要就选址向经济产业省提出立项申请,经济产业省在确定符合规划要求后必须提交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审查。汪劲说,与此同时,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要向公众就拟建核电项目召开听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然后,经济产业省再对原子能反应堆的科学性进行审查,在完成这两个环节的审查后,经济产业省还需要提交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进行审查。

“这时,还有一次公众参与的过程,就是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再次启动听证会。”汪劲说,日本的核电站建设从审批到立项再到建设,几乎都有公众参与的环节。

对比我国的核电建设公众参与,汪劲表示出了担忧。“目前,我国环评审批程序中项目公众参与只有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条款,这一制度存在着结构性缺陷。”汪劲说,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在,核电环评公众参与程序没有、组织规定不健全,这样的结果是,不能通过法定程序听到反对的声音。即使有些项目在形式上组织了公众参与,但是到底哪些人能代表公众的意见,找几个居委会主任问一问算不算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核电项目应该有替代方案

说到核电项目环评,汪劲告诉记者,按照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环评审批只审一个报告书,就是建设方案的环评报告书,法律没有规定需要另做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

“比如说,某地要上一个核电项目,那么就开始做这个项目应该建设的环评。”汪劲说,最后提交到审批部门的,也只有这个应该建设的核电项目的环评报告。

汪劲表示,这样的环评审批结构导致没有替代的措施。他认为,一个核电项目在做环评时,除了有需要建设的方案外,更应该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环评报告至少应该对不同的项目方案进行评价并指出哪个方案更好。”汪劲说,如果只有一个必须建设的环评报告,最后“连比较的都没有,对于这样一份环评报告,当经济综合部门以及规划、土地、建设等部门都表示许可时,环评审批机关往往只能作出‘原则同意’的批复。”

汪劲认为,造成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缺少这方面的制度和法律上的安排,也就是说,法律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要求与规定。

目前仍然身处日本的旅日环境法学者、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学副教授杨素娟20日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亲历日本这场正在进行的大灾难,她更加体会到倾听反对性意见的重要。杨素娟认为,我国在核电建设过程中,尤其要认真对待来自公众、专家和社会团体的各种反对性意见。

核电审批及监管缺少第三方

在此次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件中,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被媒体频繁提及。

汪劲告诉记者,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在日本是一个独立于政府以及企业的第三方独立监管机构。它的职责不仅具有监管的职责,还有审批的职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设施查看更多>电力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