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危机一旦引爆经济、社会的崩溃,日本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目前的危机不仅是日本在二战后面对的最大危机,也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3月29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说出了这样的话。险情持续半个多月的福岛第一核电站,连日来不断传出坏消息,看似得到控制的核泄漏其实还在伸长它的魔爪。一个更加严峻的事实是,美国、冰岛、芬兰、法国、韩国、土耳其、俄罗斯、菲律宾、中国等国家都监测到了来自日本的放射性碘-131。
日本首相菅直人几天前就曾表示,已做好“东日本全毁”的最坏打算。而今,他又将危机提升了一个等级,顿时加重了外界对于核危机下的日本未来命运的担忧。面对前所未有的三重灾难,日本这只“不死鸟”能挺过来吗?
核泄漏危机正失控
3月30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对29日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水口附近采集的海水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的放射性碘浓度已达法定限值的3355倍。这是到目前为止海水检测出最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说明核泄漏不但没能得到控制,反而更加严重。前一天,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内的土壤检测出微量的放射性物质钚。由于钚的毒性大,且半衰期较长,这一消息令人们开始担忧土壤污染的问题。
在核信息的披露上,国际社会一直指责日本方面不够透明,似乎在刻意隐瞒一些东西,导致抢险工作推进不力。一些网友更是大胆猜测,福岛核灾难的真实原因是日本进行了秘密核试验,而土壤中检测出的微量“钚”更是成了网友们的有力论据。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永康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以他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核试验的猜测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土壤中检测到的钚是极其微量的,另外,“对泄漏出来的钚的同位素——钚238、钚239、钚240的数值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如果是核试验泄漏的话,3种同位素的比例不应该是现在这样”。
对于真实情况,石永康认为,日本方面应该不会有“大的隐瞒”,因为“现在也没什么好隐瞒了。反应堆熔化了;冷却十几天都得不到恢复;放射性浓度很高的水大量泄漏到外部……情况已经够糟了。”
据日本媒体报道,除了在土壤中检测到放射性钚外,截至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至3号机组的地下室都出现了放射性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的积水问题。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透露说,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地下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的水可能已经渗透至地下或大海中。
石永康表示,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高强度放射性积水不仅可能导致污染扩散,而且阻碍抢修工作进展。“积水不消除的话,人根本无法接近,意味着即使接通电源,设备也难以恢复,事态就无法控制住。”
对于菅直人所做的“东日本全毁”的最坏打算,石永康认为“整个东日本成为无人区还是夸张了点,但是厂区周围30公里甚至更远的一些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有人居住,是有可能的。”他进一步强调,福岛核事故不会等同于切尔诺贝利,因为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别——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是在满功率运行中发生了大爆炸,而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在地震发生后就已经停止。“就像是一辆车子,在全速前进时撞车,和已经刹车一段时间后再撞车,后果是不一样的。”
日本经济会不会崩溃
迟迟得不到控制的核泄漏,不仅关系着福岛周围乃至东日本地区的环境和民生,更是牵动着整个日本的经济命运。
3月29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非正式贸易谈判委员会上,日本代表几乎是一到会就四处呼吁各国代表团“不要反应过度”,称日本已禁止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的农畜产品上市。此前,各国纷纷对日本农产品以及乳制品实施禁止进口或加强检查等措施。
核辐射对日本食品行业的冲击已经显现,而日本整个产业链在这场空前的灾难面前,也面临着断链的危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全球产业竞争非常残酷,地震之后,日本在国际市场原有的一些产业份额,例如汽车、电子制品等,可能会迅速被其他国家替代。
刘军红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只有一条路,就是“创造新的产业竞争点”。例如,政府出面组织几家主要的化工企业,集体向更高端的化工产品发展。日本的技术领先有这个基础,利用已有技术进行创新,在别的国家还很少介入的新材料、新技术领域占领新的战略制高点。“相反,如果日本再回来抢夺已经被取代的产业位置,则一定会失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媒体报道,8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共计十一台核电机组。有媒体认为,此次核电项目“批发核准”,创下核电重启核准以来的单次核准量新高。(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众所周知,我国对发展核电态度一向积极而审慎。自2011年日本福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5日宣布,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已批准其重启新潟县柏崎刈羽核电站7号机组,当天下午,该机组反应堆开始装填核燃料。福岛第一核电站2011年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后,东电停运其所有核电站,装填核燃料是东电为重启核电站所做预备工作,重启时间尚不清楚。2007年7月18日,一名记者在日本东
“双碳”目标,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随着用能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市场潜力持续向好,综合能源服务逐渐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我国开展综合能源服务起步较晚,要进一步加快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可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提供一
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反对呼声,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日方声称,排放的核污染水已经过“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过滤净化并进行稀释,其所含放射性物质浓度远低于排放标准,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伤害,但公众并不相信这套说辞,因为运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简称东电)有太多应对散
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反对呼声,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两年多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一直受到国际社会质疑。下面是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进程重要节点的时间线:——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核电站1
美国佐治亚州的沃格特勒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这是美国30多年来新建的第一座核电机组、也是7年来首个并网发电的核电机组,它很可能是美核能工业最后的辉煌。近日,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沃格特勒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然而,外媒却纷纷指出,这是美国30多年来新建的第一座核电机组、也是7年来
近几个月,欧洲多国围绕核能问题分歧不断。为力挺核能,法国日前举办了一场“欧洲核联盟”会议。会上,16个欧洲国家代表呼吁欧盟考虑核能贡献,强调核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补充,对欧洲脱碳目标作用巨大。而会外,反对扩大核能的德国则刚结束核能时代。4月中旬,德国关闭了最后3座核电站,结束了60多年的
我国的核能工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这是一条披荆斩棘的道路,其中有很多相关企业为我国核能产业摆脱对国外供应的依赖,攻坚克难的故事。我们将其披露出来,让这些故事串成一串,展示出我国现代核能产业链是怎么形成的。“嗡嗡嗡——滋滋滋——”刚走近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核公司
当地时间4月15日,德国宣布关闭国内最后三座核电站,正式告别“核电时代”。翌日,欧洲最大核电机组——芬兰奥尔基卢奥托岛核电站3号反应堆正式投入运营,该核反应堆装机容量为160万千瓦,是芬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新建的核电机组,距离欧洲上一个建成投运的核电机组也已经过去16年。一边弃核,一
当地时间4月15日,德国宣布关闭国内最后三座核电站,正式告别核电时代。翌日,欧洲最大核电机组——芬兰奥尔基卢奥托岛核电站3号反应堆正式投入运营,该核反应堆装机容量为160万千瓦,是芬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新建的核电机组,而这距离欧洲上一个建成投运的核电机组也已过去16年。一边“弃核”,
关于日本核电新政的分析与思考周杰(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秘书长、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研究员)在福岛核泄漏事故12周年之际,日本核电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将自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日本政府长期坚持的“尽可能降低核电依存度”原则,转变为“最大限度利用核电”的新方针。加速存量核电重启、突破核电延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4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题策划——电改“新”观察专题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广东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将以“市场电量+基数电量”模式结算的案例,以及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的案例。2015年3月,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