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农电报道正文

河南省荥阳市电业局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2011-04-08 14:59来源:河南省荥阳市电业局作者:孙红岩关键词:科技创新河南省荥阳市电业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我局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培养,开发多种培训方式,鼓励员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大专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的60.3%以上。”该局劳资部主任牛爱花说。

多年来,该局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思想,建立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激发职工参加业务学习、技能培训的热情。目前,已有9名职工被聘为技术、技能带头人。在荥阳市第一届“电业杯”职工技术运动会上,11位职工荣获“技术状元”称号,获得该市“五一”劳动奖章。

去年12月17日,该局举办第七届QC成果发布会。这是该局坚持技术创新、鼓励职工钻研技术的一种生动形式。自2002年开展QC活动以来,共注册登记52个QC小组。各小组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从方便工作、强化管理、降损增效入手,利用有限资金,自己动手进行小试验、小发明、小改革,这一系列“小、快、实、新”的成果应用解决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难题。QC小组活动既锻炼了职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干部职工欢迎。

推广科技成果实施精益化管理

1月8日,该局110千伏道北变电站站长高英走进DTS调度员仿真培训办公室,以110千伏坛成线为例虚拟了一次停电故障,并设计出两种解决方案,对临停事故进行了科学处理。目前,调度员仿真培训已成为该局培养调度人才队伍的重要手段。

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只是该局广泛应用科技手段,推广科技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局建成了城网配调自动化建设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电力地理信息系统、计划与考核管理信息系统、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推广应用等科技项目。仅以城网配调自动化系统为例,它实现了配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的信息集成及五遥功能。该自动化系统使配电网络达到了可视化、信息化、实用化,使配电管理实现了流程化、规范化,极大地提高了荥阳市东区配电网络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馈线自动化后,全年可少停电80小时以上,两条10千伏配电线路可多售电80万千瓦时,全年可为社会多增产值6400万元。不仅如此,该项目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避免了重要场所的停电现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

积极开展“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推广应用,根据城市电网现状和发展规划,结合新农村供电模式研究及综合示范工程成果,从农网规划设计、通信与自动化、农电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局与高校联合成功研发“供电企业工作计划与考核管理系统”,对各个层面的工作实施计划管理,层层分解工作指标,强化绩效考核力度,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各项工作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益化。

作者: 孙红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科技创新查看更多>河南省荥阳市电业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