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国资委等三部委发力 电动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

2011-04-14 14:22来源:英大网关键词: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于纯电动汽车,在“十二五”期间,2人微型电动乘用车和4人微型电动乘用车批量生产,规模示范,5人小型电动乘用车小规模生产示范,各种短程纯电动专用车辆投入使用,纯电动城市公交车小规模示范运行,各种纯电动乘用车产量达到当年乘用车总产量的10%。

车用电机达到200万台的研制生产能力。动力电池形成10家20万套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大型企业,超级电容达到年产200万只的生产能力。充电站建设方面,形成充电模式、充电设备及接口和通讯协议标准,在5个以上城市建成2500个左右充电桩,100个快速充电站,20个电池快速更换站。

标准待完善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电动汽车标准化专家孟祥峰介绍,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积累,中国电动车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涵盖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电动汽车关键系统和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及基础通用等方面,现行有效标准共约50项,正在修订的有50余项,正在报批的15项。“中国的电动车标准并不落后,很多还优于国际标准”,他说。

但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与标准之间仍有差距。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高新技术产业室副主任曾智泽在此间表示,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问题,除了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和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急需提高、高端技术不具备竞争优势外,相关标准不完善也亟待改变。据介绍,现行整车标准包括部分通用性标准和实验方法,覆盖车型不全,安全性标准不完整,整车互换性标准和技术条件还需补充制定,此外还有现行电池标准的安全性标准、互换性标准和技术条件要求标准需要补充完善,燃料电池应依据研发需求加快制定专项标准。各示范项目充电站(机)及相关系统部件还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电动汽车的噪声污染及废旧电池的拆机回收、高压大电流继电器等标准也尚待制定。

产业前景可期

国家越来越积极的政策信号,也给了从业者以信心。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中,不论是整车厂,还是零部件企业、投资者,都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不仅仅是由于现在有国家政策支持才对其看好,更重要的是,它是汽车工业未来的方向政策不会是“一阵风”。

行业未来怎么发展?陈清泉对本报记者表示,电动汽车是革命性的产业,不能各自为政,要协调发展,建立新的产业联盟,新的产业链,新的绿色制造业,要重点突破,重点发展公交电动汽车和小型电动汽车,小型电动汽车要从优化拓扑结构,轻量化,绿色制造,开发多功能,低端和高端系列产品,特别是,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结合,电动汽车和远程智能信息控制,汽车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最终实现“零排、零化石燃料、零交通事故、零交通阻塞”的交通愿景。在他给出的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预测中,2020年,世界汽车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约占总销量的7%-12%,而这一比例在中国,可达15%-2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