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访谈正文

发改委能源专家:低碳城市应着力“控排”

2011-04-25 11:49来源:中国投资关键词:低碳排放低碳城市低碳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而且,即便解决了产业低碳的问题,也不是说就达到了目标。比如日本,在工业能耗、技术以及资源节约方面,都比较领先,能源效率比较高。但是它没有解决社会消费高能耗的问题。这方面美国也一样,大量使用私人汽车,住房分散,人人上班做事都要开车,这种社会结构本身就是高能耗的。

同样是发达国家,欧洲的碳排放要比美国大约低一半。但即使按照这个标准,也达不到国际上设立的全球碳减排目标。这就对我们之后生产和生活的形态、技术的进步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所面临的挑战在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即便不考虑低碳发展的问题,中国经济要保持增长,也必须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关键在于多动脑筋,多做品牌,多懂技术,要通过少投入来增长经济。

理性看待新能源产业

低碳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能源产业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

记者:那么在您看来,新能源产业在这场低碳变革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周大地:人类离不开能源,未来还有可能要继续增加一部分能源消费。由此我认为应当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提高能效,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费;另一方面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如果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再怎么节约碳排放也很难下降。

能源本身有高碳低碳之分。低碳的能源就是一般所说的新能源。比如核电、水电、风电和太阳能、以及一些先进的生物质能,基本不排碳,这些要大力发展。同时,在化石能源里,也有高低之分。在传统的3大能源中,天然气就算是低碳能源,其效率也高,应该增加其供应。

但是我想要强调一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要适度。

低碳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能源产业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能源产业应根据能源消费的需求来设计产能。

目前有一些省份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盲目扩张的现象时有发生。因为市场的整体容量有限,利润被逐渐瓜分稀薄,大多数厂家惨淡经营,这样当然无法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高附加值产业。

因此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发展内容还是要提高知识产权的含量,提升品牌价值,否则就只是低端的生存竞争罢了。

记者:您如何看待技术因素对于产业低碳发展的意义?

周大地:这几年伴随产业规模的扩大,技术投入在总量上有所提升,但投入依旧不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低碳排放查看更多>低碳城市查看更多>低碳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