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福建厦门电业部门不破路打通电缆隧道

2011-05-12 17:17来源:厦门日报关键词:电缆隧道电线电缆福建厦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昨日(11日),行走在莲岳路上,路旁整齐竖立着的蓝色钢板围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原来,这是正在实施的我市“五大战役”项目之一——西郭片区电力架空线入地缆化工程中的莲岳路11万伏架空线入地改造。

为了将施工对沿线居民和道路交通影响减小到最低,福建厦门电业局在开展“为了城市更美好——我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贡献”系列活动中,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电力建设文明施工和建设进度两不误,为厦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

细节处体现文明

全封闭的蓝色钢板围栏,约近2米高,记者垫着脚想往里看都不容易。

在现场工人的带领下,记者才进入了这一密封严实的钢板围护栏里面。原来,进入围栏的“门”很隐蔽,与周围的围栏钢板接合紧密,外观几乎看不出来,而且里面还有门栓,从外面很难打开,时常有工人在里面作业和值班。“我们采用的是彩钢板围护,缝隙小密封严实,将工地隔离出了一个相对较为独立的空间。”该工程项目经理郑远强介绍说,这样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将工地与道路独立隔离开来,里面的施工作业不干扰到道路行人,也可以防止外面行人特别是孩子误闯工地现场,避免意外;另一方面,这样密封紧密的钢板还能够隔尘、隔土,基本不影响道路美观和周边环境。

郑远强说,“我们还会定期对护栏内的一些土建施工进行洒水降尘处理,在夜间尽量少安排或不安排施工,将对交通行人以及沿线居民的影响减小到最低。”

在钢板围护上贴着的标语和告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有“温馨提示”指引行人如何绕道行走,有“施工告示牌”标明该工程项目、施工队伍、负责人和联系电话,方便居民随时反映情况等等。

以人为本彰显文明

涉及市中心主干道施工,如何将对交通和道路沿线单位和市民的影响减小到最低?这是摆在许多涉及道路文明施工作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何施工才能让市民更满意?”现场施工负责人说,为了尽可能综合考虑周边住户和市民的交通出行需求,施工前,作业人员主动同沿线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和小区物业等进行了沟通协商,在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后,方才进行施工。“像沿线港龙花园、金同花园小区提出的绿化带恢复要求等,我们同他们都先达成了共识。另外对于个别路段,可能要影响到整个出口的,我们采取分段施工,以确保其出行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需要横穿仙岳路、体育路、湖滨北路三条主干道。为了将对交通减小到最低,在横穿时采用不破路的顶管技术。在仙岳路与莲岳路交叉路口,记者看到车辆行人往来频繁,却都浑然不觉有直径3米的巨大顶管正在脚下横穿整条仙岳路。

“目前横穿湖滨北路、体育路段的顶管已经顶通,横穿仙岳路目前已顶进将近百分之三十。”郑远强说,因为工地施工需要占用一部分人行道的空间,为了保证行人安全,还在路口转弯处设置了临时人行通道护栏及标识牌,以方便行人在护栏内安全行走。

厦门电业局专门成立专项检查组,对所辖电力施工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全面加强对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督管控力度。

莲岳路11万伏架空线是东渡变电站到半兰山变电站、莲坂变电站的其中一段线路,在保障岛内中心区的电力供应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此次莲岳路11万伏架空线入地工程将拆除莲岳路1.4公里的11万伏架空线路和8座铁塔,取而代之的是地下电缆供电,该工程计划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完工。

不破路顶管技术将对交通的影响减至最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缆隧道查看更多>电线电缆查看更多>福建厦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