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三网融合受挫智能电网异军突起剑指四网融合

2011-05-19 09:56来源:电气中国网关键词:智能电网三网融合四网融合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物联网融合已露端倪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国家电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祥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物联网的应用需求将变得愈来愈重要。这意味着国家电网在和中国电信、互联网融合的同时,又加入了物联网的战略意图。 

国家电网开展物联网在电网领域的应用已经很早了,2001年就有一个WSN(无线传感网络)在配电网的应用重大专项。目前在类似方面的项目大概有8~10项,如高压电力检测、智能用电、智能小区、智能家居、无线抄表等方面,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和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建设。李祥珍说:“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必然产生世界上最大、最为智能、信息感知最为全面的物联网。” 

除了在全国开展大批关于物联网的试点,国家电网还要完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要求2011年底以前完成主干系统,各省要部署完毕省级的主干系统的用电信息采集,同时各省要完成整个用电采集工作。 

国家电网还通过采用数字化的一系列设备来实现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并在全国开展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及辅助管理系统建设。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及辅助管理系统的设计已经完成,同时在27个城市完成了72个充电站的建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充电网络建设。

不仅如此,国家电网还将在全国电网公司开展ERP(企业资源规划)的深化研究和应用,届时要启动一个新的五年信息网络建设,旨在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通过试点和应用,国家电网将打造电力领域的物联网:一是形成电力物联网的感知基础,以传感器网络为核心的感知基础,包括各种传感器和采集模块等;二是建立电力物联网技术支撑体系,将以信息体系为核心,建设新一代无线有线相结合的网络;三是研发面向智能电网的应用系统,形成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标准、测试和实验认证,为了保障电网安全,在网络隔离、网络安全方面也将采取多项措施。 

国家电网在自有网络上提供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物联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信运营商而言,电力这一物联网应用开始最早、最为成熟的行业客户,未来将更多的作为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身份出现。 

博威创智人士对记者透露,国家电网的意图并不完全是三网融合,而是今后的中国物联网——“感知中国”计划。 

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国RFID(摄射频识别技术)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在第八届中国(北京)RFID与物联网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关于物联网的战略布局和行动计划,已经引起了各国广泛关注,美国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中国则提出了“感知中国”计划,日本、韩国、欧洲各个国家也对物联网提出了规划和行动的纲要。 

2010年6月底,国网与中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电动汽车、物联网及传感器、电力光缆入户等8个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合作。 

其中,在物联网及传感器方面,重点攻关输、变、配、用电等环节,以及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需要的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芯片、通信组网技术等核心技术,面向智能电网建设的物联网工程应用技术,完成示范应用,共同形成智能电网建设的解决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三网融合查看更多>四网融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