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1-05-19 10:20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关键词:低碳产业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参加这次论坛。京津冀的发展,离不开对整个中国经济大的发展背景的理解和把握,围绕中国中长期发展的基本问题的结论和观点,跟大家进行交流,为理解和把握京津冀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结构升级提供一个大的背景条件。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很多数据可以证实这一点,这已经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再争议的问题。我总是愿意把过去的十年称之为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在今天的标题中,我们还要再启黄金十年,今后的十年对中国经济来说,仍然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再启黄金十年,先让我们对过去十年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住、行引领过去十年增长
在过去的十年中,根据2002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中国经济增长有三大高增长产业群,第一个,就是汽车和住房为龙头的消费结构主导的产业群,另外一个,就是钢铁有色石化机械为代表的中游制造业产业群,最源头的则是煤电油运能源,这些产业群差不多覆盖中国上游到下游几乎绝大多数的产业,他们都是高增长,都是支柱,不分主次,若从经济增长的绝对水平来看,过去十年增长最快的是两类,一类是中游的钢铁有色石化机械,另外一类则是上游的煤电油运,是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支撑力量,但是从经济增长的机制和逻辑来看,情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这列列车的车头是汽车和房地产,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汽车和地产的快速增长,不可能看到钢铁有色的繁荣和煤电油运的增长,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尽管钢铁有色和煤电油运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让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被关之为重化工十年,但是看到所有一切的源头是住行增长。给大家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过去十年,中国的汽车和地产的增长,每天的生活就是让我们感受着所有的变化,中游的产业在拉动力量下形成的,就像中国的钢铁,其实廊坊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还是有一些机会和布局的,我们分析下,2000年河北钢铁消费不到一亿吨,今年钢铁粗钢消费量产量确定超过7亿吨,钢材的消费量在6.8亿吨以上,跟十年以前相比,中国约新增了6亿吨的钢铁产销,平均每两年新增一亿吨钢铁的产销,平均每两年新增一个欧洲,这就是过去十年中国钢铁业的成就,让中国成为今天绝对第一钢铁生产、消费大国。为什么增长这么快,从消费源头就能看出来,住宅房地产建设,占了所有用钢的一半以上,说俗点,就是中国富起来的老百姓要买房子,才有这样的结论。
理解了钢铁工业的增长,我想再用同样的逻辑去理解煤电油运,能源的增长就非常容易,今天在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中,城镇居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中占比最高的是汽车,第二高就是汽油,车和油的消费加总起来,占到今天中国城镇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50%,今天在座的每一位朋友拿净支出50%解决行的问题,是今天实在的数据。由此看到中国过去十年经济的发展,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住行的增长,决定、引领和铸就了过去十年的增长,这是帮助我们认识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这样的机制不变化,我们今后很多基本的情况,都会保持独特的增长格局。
首先,看一下汽车和地产,最近围绕汽车中长期增长的轨迹争议很多,看两个数据,千人汽车保有量不到百辆,中国是多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再提供一个数据,根本国家统计局入户调查的结果和情况详细数据,我们发现在同等收入水平上,按照购买力评价折算,中国人汽车消费偏好比美国人还高,觉得这意外吗?换句话说,在座每位朋友的收入都完全一样,但是这边是中国消费者,这边是美国消费者,最后从实际的购车行为里面,发现中国的消费者买了比美国消费者更多的车,这是今天实实在在的情况,不是预测和期待,至少说明一点,在汽车面前,中国人至少不会比我们走在前面的发达国家差,了解了这个,我们试想一下,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会到什么水平?今天可以说,一个没有争议的底线水平是千人300辆,意味着中国需要4亿到4.5亿辆的保有量,意味着我们按照基本的增长轨迹,今后在15到20年中,持续的生产也不一定能达到这种水平,而4亿辆的保有,意味着每年最少有3000万辆的更新量,看到这些似乎难以相信的数据,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结论,中国汽车工业这条线,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波折和压力,这条线持续往后推延10和20年不会有太大悬念,说到能源环保、交通拥堵,如果有时间,我可以负责任的给大家分析,这些问题成为了中国汽车业头上始终压制的磨盘,但是改变不了中国汽车业持续上涨的路径,让中国汽车业以更节约的方式、更优的技术路线和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式和模式发展,而不会因此折断成长中的羽翼。说到中国的地产,同样的道理完全适用,每年多少人口进城,城市群的多少扩张,每年有多少结构的变化,这条线也不会被折断的。
我们对汽车和地产有了基本的判断,我们需要多少钢铁、能源、运力、基础设施,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结论,可以肯定的说,未来的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住行主导的消费升级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打力量。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替代或者改变这股力量的力量。而且是绝对的引领者。
所以,过去十年在住行引领下,中国经济出现了特征和基本格局,在今后十年仍将保留基本的特点,仍然会有持续的高速增长,因为住行主导带动的整个产业增长,在很多国家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中国不会例外。于是,我们能看到还会有持续的高投资,因为这个阶段投资的收益率是高的,必须得有高的投资,或者说,必然会导致高的投资增长。与这样增长相伴随,最后我们看到,面临越来越多重化压力和资源约束,汽车可以找到出路,但是对于整个工业来说,为了满足住行的需要、更大工业发展来说,更多资源环境的空间,这就是从过去的分析中,看到的未来的那幅图景,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前瞻,看到一个悬在我们头上一把随时会落下来的宝剑,就是资源和环境。
低碳产业将引领全球产业发展
其实资源和环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挑战和压力,如果放眼全球经济增长的大周期会看到,金融危机意味着以IT为主导的20年、30年的IT周期进入了尾声,我们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技术进步,把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发展摆在面前,为回答第一个问题中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答案。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对中国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尽可能多的调研、跟踪和分析,在这里看到,带给我们很多的期待,带给我们很多想象空间,什么是低碳呢?什么是低碳技术?我觉得今天不要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就好象30年以前,我们不要试图去回答什么是信息技术一样。30年以前,我们能想象信息技术今天改变我们生活的这种深度和广度吗,想象不到,所以也不可能给一个准确的定义,同样今天面对低碳技术的时候,我们也很难做到做出一个准确、科学、客观的定义,因为它在快速的变化中,完全超出了今天想象力能想象的空间,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把握住其中几个基本的出路。
第一个,低碳技术基本上迎合了未来全球人们最紧迫、最广泛、最急迫的需求。如果说,中国在低碳技术面前,可以不考虑全球气候变化等等大问题,也可以接受高的工业、重化工业带来的资源环境各种各样的污染和困境,和生活品质的下降,都可以接受,那么有一个环节始终绕不过去,就是要知道过去的工业化进程中,全球的资源分配已经高度的被垄断,而新一轮工业增长的重心又在中国,就使得全球的资源副存、拥有严重的不对称,就把中国放在尖锐的矛盾的阵地上。过去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全球效果呢?我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资源消耗定义为1,有色、黑色、非金属、能源全部算进去,是1的话,那么到了2000年,全球的增长,欧美的繁荣,让1变成了3,然而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的增长让3变成了几?我们保守的估计就是6,十年的时间让全球资源消耗翻了一番,这种高速增长和资源消耗,使得跟过去继承资源格局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今天看到两托的事情、南海战略等等,这些背后有多少不包含资源方面的紧张情绪的联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2日,《福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合理严格控制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煤炭消费增长,鼓励新建、改扩建项目实行燃料煤减量替代,因地制宜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增长。积极发展氢能、海上风电
5月12日,《福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30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努力达峰削峰,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绘就绿水青山画卷。5月10日,东方电气绿色低碳技术发布会在四川德阳召开,面向全球用户发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产业前沿技术、最新成果与应用场景,向用户提交创新发展的最新答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
5月8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公司总部与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传统能源、新能源、储能、氢能、交能融合、“人工智能+”、科技研发、“一带一路”等领域务实合作进行交流。宋海良对李伟一行表示欢迎,对山东能源集团给予中国能建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
5月7日,山西印发《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建设的通知》。文件提出,通过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引导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企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产品碳足迹体系建设工作,结合山西省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聚焦重点产品、出口产品和特色产品等,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
日前,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风光资源开发和国土空间约束,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兼顾生态修复、造林绿化与相关产业发展,统筹优化风电光伏布局和支撑调节电源,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老旧光伏电站、风电机组技改升级,提升存量
5月5日,联合水务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40亿元,同比增长1.12%;毛利润为3.64亿元,同比下降8.08%;归属净利润1.50亿元,同比下降5.89%;扣非净利润9481.92万元,同比下降21.37%。尽管公司在营收方面保持稳定增长,但净利润的下滑显示出其在资本支出增加和折旧摊销压力下的盈利能力受
4月29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在湖北武汉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郑学选一行座谈,双方就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三峡集团总会计师、党组成员谢松,中建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秉琪出席。刘伟平欢迎郑学选一行来访,对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到2025年底,市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能、用煤效率持续提升;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
日前,大同市政府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4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如何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的报道。据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由国家林草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编制的《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