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电荒“卷土重来”火电有望“迎春”

2011-06-13 15:16来源:中金在线关键词:电荒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此轮部分省市出现电荒的原因,我们分析认为,是由于近年发电装机增速放缓,难以满足超预期的用电增长需要,区域装机结构矛盾突出,以及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导致发电积极性下降。此外,今年河流汛期推迟,导致水电发电量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电荒。

三大原因引发“电荒”

第一个原因是2010年以来用电量增长超乎预期。

由于宏观经济快速复苏,钢铁、有色、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开工率上升,迅速带动了工业用电需求,刺激工业用电量,乃至全社会用电量的快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14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6%。为保证“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顺利完成,2010年四季度国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耗能产业用电,因而2010年第四季度用电量出现明显下降。但是,2010年全年用电量仍达到419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14.56%,增速同比提高了8.12个百分点;同时,2010年用电增速也回到了“十一五”初期的高速增长水平。

进入2011年,由于节能减排因素的消除,工业用电量恢复,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出现了显著反弹。统计数据显示,第三产业用电量占比已经恢复至76%的上方;1~4月,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4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12.40%,增速显著大于去年第四季度。

而我们回顾一下“十一五”期间用电需求情况,基本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状况。在金融危机、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下,2008、2009年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速一度回落至6%左右。但是在保增长政策的推动下,近两年高耗能产业发展有所加快,刺激了工业用电需求,从而使得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回到1以上。因此,2010年以来全社会用电增长超乎此前市场的预期。

第二个原因是装机增长趋缓,且区域结构矛盾突出。

电力行业作为公共事业型行业,适当超前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近年来我国装机容量也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但是,在电源结构调整、火电投资积极性下降的情况下,近年全国总装机容量增速开始逐渐趋缓。2005、2006年我国全口径装机容量同比增速超过了15%,针对10%左右的经济增长而言,这种装机容量增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是随后装机增速持续下降,至2010年已经降至10%。

从绝对新投产装机容量值看,“十一五”期间各年度的新投产装机容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2006、2007年新投产装机容量均超过了1亿千瓦,而2010年新投产装机容量降至9127万千瓦。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十一五”淘汰关闭小火电机组,共计7682万千瓦。目前,电源结构调整、火电投资积极性下降导致的装机增速下滑趋势仍然在延续,2011年前四个月,全国新投产的装机容量为1885万千瓦,比上一年同期减少了339万千瓦。

在增速放缓的同时,发电装机区域结构矛盾开始突出。我国煤炭、水能、风能等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西南等离用电负荷较远的地区。而用电增长却主要集中在能源较为匮乏、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南、华中地区。2011年1~4月,新投产装机容量中,华北、西北、西南均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华东地区却大幅下降。在用电增长迅速的情况下,高用电负荷的华东地区由于装机容量局限,利用小时大幅增加;而华北、西北地区由于充沛的装机容量,利用小时相比去年同比反而有所下降。目前我国在电网远距离输电配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发电装机的区域结构矛盾可见一斑。

2010年以来用电需求持续超预期增长,而装机增长放缓,区域装机结构矛盾突出,供求矛盾在2011年用电高峰到来之前,已经集中显现出来。因此,我们认为,装机增长趋缓,区域结构矛盾突出是此轮“电荒”产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由于大面积亏损,火力发电积极性不足。

2010年以来,伴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用电需求也快速增长;但同时煤炭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由于2010年上网电价一直未能调整,火电企业的亏损面不断增大。2011年至今,这种格局尚未得到改变。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3月,中部、东北地区各省火电企业继续全面亏损,如安徽、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六省火电生产企业合计亏损52.5亿元,除安徽外,亏损面均超过65%;其中,河南、山西火电生产企业分别亏损21亿元和15亿元。4月份,这个亏损格局仍在延续,据中电联调查统计,2011年1~4月,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火电生产亏损10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72.9亿元,较1~3月亏损额又增亏16亿元。

可见,过高煤价、过低上网电价导致火电企业陷入发电越多、亏损越严重的尴尬局面。而严重亏损导致火电企业,尤其是中小火电企业发电积极性下降,这一点可以从月度机组利用小时数看出。在4月份电荒比较严重的华东、华中以及华南省份中,只有湖南、湖北的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高于2005年的同期高点,而其余省份利用小时低于2005年同期。因此,我们分析认为,“煤电联动”迟迟不能及时启动,导致火电企业亏损严重,火电企发电积极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此轮电荒的发展。

未来电价调整趋势判断

为解决“市场煤、计划电”的矛盾,我国于2004年底推出了煤电联动机制,但是受制于电价对宏观经济、通胀形势的影响,机制推行以来便逐渐显示出其天然不足,及时的煤电联动寥寥。

我们先回顾2008年以来的历次电价调整情况,其中2008年电价调整时的行业景气度状况以及宏观经济背景与目前十分类似。在国外大宗商品价格带动下,2008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同时国内通胀形势严重,令煤电联动迟迟不能启动,导致电力行业2008年陷入大面积的亏损。在2008年下半年通胀形势缓和后,国家发改委在7月和8月分两次上调了电力企业上网电价。其中,7月份电价调整,同时涉及到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上调;8月份电价调整属于不对称调整,仅上调了平均上网电价2分钱。

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通胀形势,与2008年上半年颇为类似,而且火电行业因煤价上涨过快,同样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为了缓解火电企业亏损问题,同时将电价上涨带来的通胀预期降至最低,国家发改委于4月份率先上调全国16个省(区、市)上网电价,而亏损最严重的山西省涨幅最高,为2.6分/千瓦时。此外,对于终端销售电价不作调整,这意味此轮电价调整对CPI指数不会造成影响,只是挤压了电网企业的利润。

目前,已经公告电价调整的上市电企有粤电力和宝新能源 (000690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我们发现,此次电价调整有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执行日期向前追溯超过一年,均是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此次电价调整增加的2010年电力销售收入,将计入2011年损益。因此,虽然此轮电价调整幅度不大,但是对于电力企业2011年收入的影响可能是双倍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火力(燃煤)发电量为3.25万亿千瓦时,假设平均每千瓦时上调0.5分钱计算,火电行业因追溯调整增加的2011年损益就高达162.5亿元。

前面分析表明,近年装机增速放缓、火电大面积亏损,降低了发电积极性是此轮大面积电荒的主因。虽然目前全国机组利用小时数超过了前两年,但距离历史最高值仍有较大空间。而上调电价能提升火电企业发电积极性,由此判断,在电力装机容量增长趋缓,电网跨区域送电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电价调整是供给侧管理办法中缓解电荒问题的重要手段,短期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荒问题。

从长期看,由于发电装机增速趋缓,用电需求持续超预期,未来电力缺口矛盾将进一步凸显。据中电联估计,2011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预计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我们认为,除了合理布局装机区域分布、加快长距离输电线路建设外,通过扭转火电新增规模下降趋势,并缓解“市场煤、计划电”矛盾,是未来解决电力紧张的重要途径。而提高火电投资、发电积极性,最关键的是及时启动煤电联动,保证火电企业的合理销售利润率。

综上分析,结合2008年国家发改委电价调整办法,我们预计,在通胀见顶,也就是掣肘前期电价调整的制约因素解除后,国家将大规模展开新一轮的电价调整,为火电企业健康正常发展,并最终解决电力紧张问题提供良好的行业环境。

2010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是电力行业最困难的时期,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影响到煤电联动的重启。

随着大规模淡季电荒的出现,电力行业景气度面临转机。短期看,为提升火电企业发电积极性,分区域电价调整已然开始;中期看,在通胀形势缓解后,新一轮大规模调价或将展开;长期看,考虑到电源项目的投资周期,电力紧缺状况在未来几年仍会存在。我们认为通过扭转火电新增规模下降趋势,并缓解煤电矛盾是未来解决电力紧张的重要途径;而提高火电投资、发电积极性,最关键的是及时启动煤电联动,保证火电企业的合理销售利润率,因此,未来煤电博弈中电力企业的主动权在增加。

未来解决“市场煤、计划电”矛盾惟一的途径是继续深入电力体制改革。而此次大范围电荒出现,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供电缺口增加,将为下一阶段的电力体制改革提供契机。目前可以看到的是,即使是短期不能彻底理顺煤电关系,至少未来在煤电联动的时机选择上,国家会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及时。

我们认为,电力行业“黑夜过去,黎明来临”,行业目前正处于景气度复苏阶段,同时相比行业历史平均估值水平,目前电力行业估值偏低。此外,此轮电价调整自2010年1月起执行,也将增厚2011年利润。因此,我们将电力行业投资评级提升至“看好”。个股方面,考虑到电价调整因素,建议重点关注电价敏感性高的火电企业,其次关注具有成本优势的水电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