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谢昱航:加快审批火电项目当审慎

2011-06-14 10:01来源:中国青年报关键词:电荒火电项目火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针对浙江、重庆等多地发生的“电荒”,主管部门选择的是加快上马火电项目。在2011年全年电力迎峰度夏电话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披露,为应对今夏用电严峻形势,发改委和能源局将在近期集中审批一批火电和电网项目,在建项目优先审批。

过去数月,几乎大半个中国都出现“电荒”,中国供电能力到底能否满足需求的争论也随之而起。有人援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称2010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亿千瓦,而当年用电总量为4.19亿千瓦时,中国电能严重过剩。对此,中电联外联部负责人张海洋驳斥:“装机容量”的单位是千瓦,“用电量”的单位是千瓦时,这两个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根本不能用比例的关系来计算,由此得出的“电能严重过剩”结论,违背电力基本常识。

不错,“装机容量”和“用电量”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千瓦和千瓦时又有联系,功率1千瓦的发电机工作1小时,发电就是1千瓦时。9.6亿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1小时就可提供9.6亿千瓦时的电量,满足 4.19亿千瓦时的用电总需求,运转半小时就可达到。因此,用中电联的上述数据得出中国电能过剩的结论,在计算上并没有太大问题。而且,业内也多次出现过“中国电能严重过剩”的说法。

也有观点认为,电能总量不缺,但结构性缺电是事实,东部用电需求大,但发电能力不足,西部能提供足够多的电能,但不能输送到东部,导致电能严重过剩。刘铁男也表示,东北、内蒙古的闲置电力送不出,可能浙江、江苏等地区因之缺电的形势会加剧。

而对于非西部地区是否真的电能不足,社会上也有质疑。比如,为什么在一段集中的时间里,湖南超过一半的火电机组停工检修?有人指出,“电荒”背后是电厂和电网利润蛋糕切分不公的深层问题,电力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过多地倾斜于电网,造成电厂普遍亏损、电网赚得盆满钵满。

加快上马火电项目,确实能够增加电能总量,却没有顾及“电能严重过剩”的质疑,也与“结构性问题”和电力行业“蛋糕分配”问题无关。地方政府不乏上项目的冲动,因为项目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快速拉高GDP;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获得资金,扩大规模;甚至有些官员可以借项目增加寻租空间。所以,增加新项目的解决路径,容易在决策者那里获得优先选择。

对此,审批部门当持审慎态度,联想一下:钢铁行业5800万吨的未批先建产能导致产能过剩的30%,是如何形成的?一边产能过剩一边电荒的怪象又是如何形成的?既然输送难题都没解决,西部为什么上马了那么多发电项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荒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