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政策正文

发改委密集上调电价应对“电荒” 治本还需市场化改革

2011-06-15 09:09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电价电荒发改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时隔一年半后,政府相关部门再次密集上调电价,截至本报发稿已扩大到16个省份。

4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决定自4月10日起,上调山西、青海、甘肃、海南、陕西、山东、重庆、河南、湖北、四川、河北、贵州等10余个省份上网电价,每千瓦时平均上调2分左右。

5月底,国家发改委决定自6月1日起,上调15省市非居民电价平均1.67分钱,本次电价调整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安徽、湖南、江西三省。

6月8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提高上海统调燃煤发电企业标杆上网电价以及燃机电厂上网电价。其中,燃煤发电企业调整方案为自2010年1月1日起,统调燃煤发电企业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0.05分;燃机电厂(采用天然气发电)调整方案为自2010年6月1日起,上网电度电价每千瓦时提高3.6分。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通知的签发日期为2011年6月1日,上调时间起始点均为2010年,这意味着此番调整对之前电力企业所发电量也有一定的补助。

相关部门此次集中上调电价有何预期目标?电价上调后能否达到其预期效果?

《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调查。

为何调价?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调整电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为了调节电力供需,保障电力供应;其次是为了抑制非正常电力需求,推进节能减排;再次是为了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困难,促进电企健康发展。

这一说法得到了相关数据和专家观点的支持。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化工、建材、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重点行业的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4.4%,环比提高了3.1%。由此可见高耗能行业死灰复燃速度之快。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认为,提高上网电价侧重于在供给端增加发电量,提高销售电价侧重于在消费端遏制电力消费过快增长,二者结合,将会缩小用电缺口,缓解电荒局势。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调价目的就是减轻电力企业亏损情况,提高发电积极性,因为此次电荒提前,而6月份是电力需求高峰,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后期电荒将更加严重。

但在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张粒子看来,此次上调电价与最近风传所谓“电荒”没有关系。她认为,国家发改委这次上调15省的上网与销售电价是为了补偿火力发电企业因电煤价格上涨而增加的部分成本。“这次上调电价可以说是煤电联动机制的一种体现。”张粒子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煤价上涨后,电价本应随着上调,但国家发改委考虑到了CPI上行的压力,故而延缓了此次调价。

有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各地最大电力缺口中,江苏和浙江两省分别以624万千瓦和386万千瓦位居前两位,但却未被划入此次调价范围之内,原因何在?

对此,张粒子表示,此次上调的都是高耗能用电较多,而电价又相对较低的地方。“江浙等地电价一直较高,而且他们电厂的燃料基本从外省购入,电力资源的成本相对稳定。像山西等省份,原来能从自己省份拿到价格较低的燃料,但现在随着煤炭价格的高涨,低价燃料没有了,山西发电的成本与原来相比高出了很多,从能源资源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国家应该提高当地的电价。”张粒子说。

周修杰认为,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的火电厂利用小时数已经处于高位,困扰其发展的一大因素是电煤不足,这些因素无法通过上调上网电价得到解决,另外浙江、江苏等省份的销售电价水平在全国处于高位,本身上调幅度已经不大,加上上网电价没有上调,销售电价因此也没有上调。

煤企仍为最大赢家

在宋亮看来,虽然此次调价可在短期内减轻火电企业亏损压力,但电力企业仍然要亏损,因为后期煤炭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

“近一两个月应没问题,但是8月份就很难说了。”宋亮对本报记者分析说,“目前煤炭的价格还在涨,秦皇岛5500卡烟煤现在是845元/吨,但是我判断8月份可能将涨到880元,这意味着上涨的2分钱电价被抵消掉了。”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电力专家许方洁同样认为,此次电价上调后,必然会增加上游的煤炭开采成本,煤价也将随着电价的上调而上调,最终还是难以弥补火电企业的亏损。

“就像吃止疼片,先止止疼,过四个小时止疼片就失效了。”许方洁将这次上调电价比喻为是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并非解决煤电矛盾和缓解电荒的治本之策。

事实上,火电企业对此更加深有体会。贵州省某电厂负责人便对本报记者坦陈,“我感觉上网电价上调对煤矿企业的影响要大过电厂。一听说上网电价涨了,煤矿就喊涨价,电厂也就能缓一口气而已。”

此次调价对部分工商业用户尤其是高耗能产业而言,无异于一场寒雪冷霜。

河北某化肥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本报抱怨,该企业电价每千瓦时上调2.99分,那么每吨尿素电价成本将增加40元,再加上其他的成本增加,估计每吨尿素成本将增加70—80元,其每月将增加成本400—500万元。

富宝资讯发文称,在电解铝生产成本中,电价占其成本的40%以上,显然电价上涨会直接推高电解铝成本。“山西省电解铝产量占全国电解铝总产量的7%左右,每度电价上调2.4分钱,迫使电解铝成本价提升350元/吨。”富宝资讯文章表示,“一些小型企业受电价上调,厂家生产利润减少,将被迫关停部分生产线。”

张粒子表示,销售电价上调之后,将会产生高耗能产业整合的效应。“低能效的企业将被高能效的企业兼并。”张粒子说,“这是一种很好的趋势。”张粒子表示,目前地方政府过于追求GDP的增长,“当前某些地方还准备通过实施大用户直购电的方案降低高耗能产业的电价,这不利于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

对此,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也给予提醒。她撰文指出,相关部门的调价措施可以暂时缓解燃眉之急,但不可能触动地方政府的GDP中心主义,对于大型企业在资源成本上的优势也无解药,能够肯定的是,电价上调与利率上调,对于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却是催命符。

治本之策:市场化改革

张粒子表示,发改委上调上网电价短期内能够缓解煤电矛盾,但从长期看,解决煤电矛盾的根本之策还是在于电力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上。“光靠行政手段解决市场问题是行不通的,因为市场是时刻变化的,而行政手段则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我们应该适时推进电力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张粒子说。

鉴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张粒子建议,在当前转型的过程中,最紧迫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加强对煤炭的市场监管,二是建立市场诚信交易体系。“目前电力有监管委员会,煤炭却没有,煤炭市场目前乱象较多,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把煤炭市场也纳入监管。”张粒子说,“建立诚信体系也很重要。以合同煤为例,签订合同后煤炭企业往往兑现不了承诺,由于都是国有大型企业,双方也没法打官司。因此,诚信体系的建立是电力市场建设的基础。”

“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居民电价也会上调,只是时机的问题。”张粒子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由于CPI的影响,居民电价没有上调。”张粒子指出,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资源的稀缺程度,电力是由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二次能源,现在煤炭涨价了、上网电价提高了,终端销售电价也就会随之提高,“我们不能一直奢望电价保持低位,当然,政府也应该保障民生,我认为阶梯电价就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电价制度。”张粒子说。

在宋亮看来,要缓解“电荒”和煤电价格矛盾,短期来看,除电力提价外,重点要在煤炭、电力、电网以及运输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宋亮建议,这需要通过推行实现煤电联动,继续推动煤、电企业签订煤炭购销长期合同,以及抑制高能耗产业快速发展等措施来实现。

“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电荒’问题和煤电矛盾,不仅要推进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加快电力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实现地区电力资源多元化。”宋亮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与“煤炭外运,再发电”模式相比,“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为电力再发送”模式更加经济,也减少对铁路、公路运输的压力,因此,应加快推进特高压等大规模、长距离电力转移项目的建设进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