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二十一世纪中国核电时代

2011-06-15 15:32来源:《装备制造》杂志关键词:核电项目核电工程建设核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些资源是中国核电的大发展的基础,是中国核电弯道超车的保障,但也把中国核电产业推到了暴风中心,成了世界核电公司的角逐的名利场。”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核电专家这样评价中国核电装机规模带来的影响。确实,中国核电规模的高速扩充和核电技术选型的重大利益已经使一批中国核电系统高管落马。

2007年年底,参与中国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标的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原总裁蒋新生就被中央纪委“双规”。此案引发了一轮核电系统的震荡。

根据中广核内部通报,中广核涉案20余人,其中多人被移交司法程序,十余人离职或被开除党籍、调离相关职位,涉案最深者为中广核原副总经理沈如刚被判刑十余年。

2009年,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康日新也因受贿罪被查处,最终被处无期徒刑。“中国核电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要迅速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并拿到关键技术的专利转让权。”这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最后说。

据了解,中国现在正在通过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利用“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引进国外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并计划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但这一举措在业界尚有一定争议,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核电已经具备生产30万、60万和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燃料组件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如以法国M310堆型为基础的CNP600、CNP1000、CPR100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核学会顾问叶奇蓁告诉记者:“这些我们国家投产运行的核电站,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二代改进型核电站,水平相当于上世纪末或者本世纪初的水平。”

核电专家张庆禄曾公开表示,通过长期自主研发以及对当年引进的二代法国压水堆技术的消化吸收,我国核电技术只要在某些专题,特别是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或者进行专项技术引进,就一定能够较快地研制出中国的第三代压水堆品牌。但这一观点也受到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根据相关合同,M310堆型只能在中国国内复制和改动,不能独立进行国际投标,这是中国核电“走出去”自主研发的一大根本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天龙告诉记者:“如果中国想要成为核电强国,就必须要快速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西屋电气公司AP1000是现在最实际的选择。”由于核电产业的情况复杂,现在中国国内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采用的技术种类繁多,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采用的技术分别有CNP300、M310、CNP600、AES91、Candu6、CPR1000、AP1000、EPR和中国试验快堆以及球床高温气冷堆等技术类型。当前在建的33台机组里面,采用CPR1000 的为22台,占67%,具有绝对的优势;采用AP1000的有4台,占12%;CNP600机组4台、EPR机组2台以及高温气冷堆示范机组1台。“可以肯定,一个国家核电同时存在这么多技术种类,这在世界范围也是绝无仅有,这并不是个好现象。”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炳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目前中国核电在建或拟建的机组中,承担设备制造的厂商既有国内设备厂,也有国外设备厂,还有众多分布于国内外的其他核电设备供应商。从总体上看,各设备制造厂的生产经验、装备能力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设备制造厂超负荷运行,设备质量存在一定隐患。

所以中国核电必须要迅速确定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基础,并加快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在今年1月中国国务院研究室上报给国务院的一份文件中建议,中国核电除了已批准的项目外,所有新的核电项目“原则上”都应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这里面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直指AP1000。根据西屋电气公司的设计,AP1000核电技术采用失效概率低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即在反应堆上方设置多个千吨级水箱。一旦遭遇紧急情况,不需要交流电源和应急发动机,仅利用地球引力、物质重力等自然现象就可驱动核电厂的安全系统,冷却反应堆堆芯,带走堆芯余热,并对安全壳外部实施喷淋,从而恢复核电站的安全状态。第三代核电技术堆芯熔化概率提升至10的负7次方数量级(目前二代核电技术的概率是10的负5次方数量级),安全性较二代核电技术大大提升。

但这样的想法并非没有异议,有人就提出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封顶的AP1000首堆工程,其安全性如何并不明朗。根据《核电信息周刊》透露,2009年,西屋在美国进行的AP1000机组的主泵空载试验以失败告终,具体表现为叶轮或轴承裂缝或断裂,后来进行了改进,但仍然出现密封失效等问题,随后西屋发言人称要改变反应堆冷却剂泵设计。直到去年5月主泵第三次中间试验取得初步成功。

但这样的情况并不能改变中国核电的发展,如何从核电需求者变成经营核电的竞争者是中国核电能否“弯道”超车的标志,也是中国从核电大国变成核电强国的必经之路,其中三代核电技术的吸收与再创造是这条道路的基础。

总体来看,中国现行的核电产业链条上分为6个环:国家主管部门、核电运营商、核电设计院、核电工程建设商、核电设备供应商、核材料供应和处理商。这六环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但随着核电项目的逐渐铺开,这六环之间已经开始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电工程建设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