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大力发展核电,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护能源安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方面,随着核电建设水平的提高,核电站建设的投入资金相对降低,而且核电发电以后,其运维成本远远低于火电站,所以其投入产出率较高。在环境方面,据测算,中国现有的核电厂年发电量折算成煤耗,相当于少燃烧2416万吨标煤,减少了数十万吨的二氧化碳、灰渣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基于经济因素,能源调整因素,环境因素,大力发展核电已经进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划,中国核电大发展时代即将到来。
核电站创造价值的真正阶段是有效运营期,设备是核电站产生价值的源泉,如何保证核电机组满负荷、高效运行,降低或者基本不发生非计划停机,将是核电站运营的重中之重,所以全面支持核电生产运营的信息化工具就显出其重要的不可替作用,建设生产信息化集成平台也成为各大核电企业在基建期关注的几大重点工作之一。
1、核电生产信息化特点
1.1核电生产对信息化的需求
核电站的发电机组均以7×24小时的方式运行,每一次非计划的停机和停堆,都会造成巨大损失,这就要求核电的生产、维修、物资、财务等方面工作要全面围绕机组健康运行这一前提开展,所有工作全面保障机组稳态运行,生产、维护等操作过程要严格按规程进行,尽量减少人为的失误。
为此就需要有一套科学、健全、完善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将核电生产知识、企业管理理念、基础数据积累、业务流程优化、人力物力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应用系统整合于一体,提高资产可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和维护成本标、优化企业维修资源,合理安排维修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
在规范化方面,生产信息化集成平台需实现公司业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核电开发和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在资源配置方面,生产信息化集成平台需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和整体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对“人”、“财”、“物”、“生产”的全流程监控和有效整合、管理,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核电企业由生产建设型向全面经营管理型转变;在风险管理方面,通过采用信息技术规避各种风险,防范和监控各种潜在的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作,保证核源的安全有效存储、利用和处理,提高核电安全生产能力。
1.2核电生产信息化的特点
因为核电建设和发展的特殊性,其信息化建设必然存在其特殊性,只有详细分析核电生产信息化的特点,才能更有方向性地进行生产信息化集成平台的建设。
1)IT业内没有完全针对核电行业特征的完整的生产信息化解决方案或者商业软件产品
虽然目前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进展了二十多年,制造行业、金融业等行业的统一信息化平台均已建设完成,并发挥着企业中枢的重要作用,但是核电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虽有长足进展,却仍没有出现成熟的大型信息化软件供应商或者成熟、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方案。
2)核电行业快速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高
核电行业由于其核安全的特殊性,本身就在方方面面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所以,其业务对信息化建设就提出了高要求、高标准,一方面,需要适应核电行业的高速发展形势;另一方面;需要信息化平台能够满足先进而独特的核电管理理念。
3)业务特殊性
核电行业的日常业务、生产管理涉及到核安全的要求,所以其业务具有特殊性,与其它行业,如常规电力较存在较大差异,就形成了因业务特殊性而产生的对集成信息化平台的特殊要求,而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信息化产品都起源于制造行业、常规电力行业,无法直接满足核电行业生产业务的特殊性。
4)缺乏信息化人才和团队
IT行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强,国内核电企业少,核电的完整的信息化案例更少,而目前核电企业又在高速发展期间,多方面原因造成了核电信息化人才相对紧缺,如何获取既熟悉核电业务又了解信息技术的人才加入到核电行业信息化建设也是核电行业信息化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由国家电投集团上海核工院牵头申报的国际标准《压水堆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分析方法》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核能、核技术和辐射防护技术委员会(ISO/TC85)投票表决,成功立项,标志着国家电投集团在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在屏蔽设计、辐射监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徐欣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徐欣表示: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结合能源发展新形势、新变化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就一季度全国能源形势作简要介绍。今年以来,能源行业深入贯
近期,有不法分子伪造“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等印章,假冒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我公司”)名义大量采购钢材,诱骗供应商未收款先供货,对供应商带来损失风险,也对我公司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我公司声明如下:我公司未开展钢材采购项目,相关不法分
三峡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6×66万千瓦煤电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T251100110110)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6,953,16
截至4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大模型构建稳步推进,核电智慧运维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精准升级,一批高价值的“AI+”典型场景应用在中广核清洁能源发展各关键领
此次获得核准的中核集团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将采用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单台机组额定容量121.5万千瓦,设计寿命60年。项目建成后,两台机组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对于优化长三角地区的能源结构、确保电力供应具
作为此次获得核准的核电项目之一,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海阳核电5、6号机组工程是海阳核电项目扩建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1300兆瓦,并将同步具备单机组不低于900兆瓦的供热能力。海阳核电是山东省首座开工建设并投运的核电站,由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一批核电项目。中广核所属广西防城港核电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3、4号机组共4台新机组正式落地,全部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相关阅读:中广核4台新核电机组获国家核准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海阳核电5、6号机组工程获批核准中核集团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获批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
4月25日,海阳核电3号机组主控室可用节点圆满完成,标志着3号机组迈向全面调试新阶段。主控室作为核电站的“智慧中枢”,其投用为后续3号机组泵房进水、送冷风、冷试等节点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控室作为核电站的“智慧核心”,承担着所有设备与系统数据交互枢纽的重要角色。在主控室,值班人员借
6月13日-15日,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2024)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3500多家知名企业汇聚一堂,展示光伏新能源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技术,携手共促绿色低碳智慧能源向新而行。位于8.2H-E680的正泰展位上,人头攒动,从绿色制造到绿
7月25日,正泰新能Astronergy首片n型TOPCon电池、组件在海宁智能制造基地成功下线。这一“高光”时刻揭开ASTRON组件新品量产的序幕,预示着正泰新能n型TOPCon技术正式应用于市场端,以高效率高功率高可靠的优异性能服务客户,为客户带来极致的产品体验。上午,海宁智能制造基地三期项目举行n型TOPCon电
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期间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影响能源产业布局以及网络安全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题。网络安全领域被誉为全球安全趋势风向标的RSA大会,主题从2021年“弹性”变换为2022年“转型”,其一方面体现了疫情影响下的安全行业乃至国际经济局势从不确定到相对确定;另一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11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信息与应急中心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期间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工作方案,详情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促进水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加快节水、治污和水生态修复等先进技术与产品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科技进步,提升安徽省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水平,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水污
智能化建设既是现实需要,也是趋势所在。但煤矿智能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激励、装备投入、技术创新、管理科学等多环节支撑,既不宜操之过急,又要避免“一刀切”。不同煤矿地质条件差异大、技术管理积累不等,应切实结合实际条件,按照智能化采掘技术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研究、试验与推广。近日
用3年时间,建成1000处煤矿智能化工作面,对应产能占到10亿-15亿吨——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办公厅负责人李豪文表示,根据最新出台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将提高煤矿的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使采煤、掘进智能化工作面由目前的280处提至1000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发布了关于广州铁塔基站能源节能管理信息化集成服务项目招标公告。项目预算金额约为103925万元,其中:基站能源管理平台信息化集成服务部分94325万元;基站能源节能改造集成服务部分9600万元。招标范围包括:(1)基站能源管理平台信息化集成
就像可视化技术在电厂建设的深入延伸应用一样,发电企业为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普遍正在进行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神华国华(北京)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党建行政部主任闫计栋在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中心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大学
ERP(企业资源计划)建设推进方案、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方案、数字核电建设方案、核燃料板块数字化智能制造总体方案、数字铀矿山专题工作方案随着一份份方案的成形,中核集团数字核工业建设的任务、目标和路径逐渐清晰。数字核工业是集团公司十三五重点战略任务。数字核工业内涵丰富,贯穿集团信息化建设
当前,新一轮能源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一轮世界能源变革的焦点是新能源,变革的方向是推动能源发展方式战略转型,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效水平,实施能源替代。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并网、智能配用电、电动汽车及实施电能替代等方面快速发展,整体技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