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中国风电矛盾

2011-07-01 10:56来源:环球企业家关键词:风力发电风力涡轮机风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是个他们无法盈利的价格水平,而且他们也无法从中挣取用于进一步研发的额外资金。”长冈技术科学大学(NagaokaUniversityofTechnology)管理和信息科学教授、中国可再生能源专家李志东(音)谈到。“这个行业处于过度竞争状态。”

低于50兆瓦项目的四处开花,创造出了一个让弱小的风力涡轮机制造商站住脚的市场。施瓦兹谈到,作为回应,政府正在实施限制小型项目的法规,并加快了筛选过程。举例来说,自7月初开始,针对2.5兆瓦及装机能力低于2.5兆瓦的风力涡轮机制造企业,政府将不再延续提供银行新贷款、税收优惠以及为其在国内上市提供支持等优惠政策。

“我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我们看到的中国风力涡轮机制造企业的数量会少得多。”施瓦兹谈到。“但是,正如中国很多同样拥有过多产能并且需要进行合理化调整的行业一样,为实现调整的目标,将这个行业的市场力量与政策调整整合到一起同样也需要一些时间。”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对尚处产品开发早期的中国制造商来说,缺乏先进的高质量技术是一个重大的障碍。除了质量之外,“你还要有境外风力发电厂已经运作一段时间的记录。”戴夫·戴谈到。他认为,还没有哪个中国公司有这样的记录。“中国制造商和国际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差异极大。”他谈到。“要想拥有在美国销售产品所需的实证记录,你必须要让自己的风力涡轮机在海外运行,你要有一个在美国已经运转了一段时间至少一年或者两年的近海风力发电项目。

“雄心爆棚”?

继地处中国西北甘肃省的酒泉风力发电厂2月发生大规模脱网事故之后,解决技术问题变得越发迫切了。监管机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称,这是风力发电电网近年来发生的最严重事故。财经报纸《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了解到,酒泉风力发电厂的大部分风力发电机组都没有业内称之为“低电压穿越的能力”(lowvoltageride-throughcapability)。在发生短时间的故障时,这种技术能确保风力发电机组有调节自身的时间,并能让机组不间断地并网运行。

专家称,这个事故就是忽视技术标准和政策协调的后果的例证。“中国的风力涡轮机主导产品是标准的内陆风力发电涡轮机,这些产品并不是为低风速地区和近海地区设计的。”BTM咨询公司的赵锋谈到。他认为,中国将近海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设定为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5吉瓦和30吉瓦的目标是“雄心爆棚”。中国的首个近海风力发电厂位于上海东海大桥的东侧,该发电厂装配了34台华锐风电公司的3兆瓦风力涡轮机,总装机容量为102兆瓦。

就目前来看,本土市场就足以让中国的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忙得不可开交了。至于说其他市场,BTM咨询公司的赵锋认为,“对进入市场的新公司而言,要想说服当地的公用事业公司和独立发电企业购买自己的产品,必须要清楚的是,在初始阶段,业主通常都会要求风力涡轮机制造商部分或者全资拥有外国项目。”

长冈技术科学大学的李志东也认为:“目前,中国的制造商还不能与美国的企业展开竞争。他们必须改进自己的技术,必须制造更大型的风力涡轮机,要想在美国竞争,他们还要提供10年到20年的保障。”不过,他也谈到,有一个地区对中国来说颇具潜力,那就是非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力发电查看更多>风力涡轮机查看更多>风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