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小水电大问题 如何处理水、电、环境的平衡

2011-08-03 13:41来源:央视网关键词:小水电甘肃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何才能让水流继续?在水电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如何取得平衡?

长期以来,水电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但是在美国、德国、挪威等发达国家,这个两难问题已经有了一些解决方案。在美国,水电规划十分注重整个河流的规划,所以有人用水电项链形容美国水电,在美国著名的科罗拉多河流上,有关各州都成立有科罗拉多河流委员会,进行统筹安排,每年发电用水多少,农业灌溉用水多少,科罗拉多河沿线各州分多少水量,都由河流委员会进行管理,由于重视全流域的水电阶梯开发和利用,水电规划把重调节放在重要位置,美国西北地区的哥伦比亚河流上的水电阶梯开发,非常重视在河流的干流及主要支流的上游,修建具有较大调节库仑作用的龙头水库。而在一些流量较少的溪流上,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坝,他们只蓄水不发电,为下游电站服务,一库多用,或者说是一拖多的水电规划模式,就成为了水电优化发展的最佳模式。

德国目前水电开发程度已接近70%,是世界上水电开发程度较高的国家,但是,水电在国家电力中的比例却较低,只占4%左右,德国的生态和环保意识也限制了水电的开发,许多主要河流规定环保和航运有优先开发权,而水电则没有,无论哪一项大的水电开发项目,只有当采用的新技术使环境专家和投资者的意见达成一致时,这项目才能成功。

挪威,全国的电力供应99.8%来自于水利,而且主要来自小水电,挪威对于生态水排放,有着严格的规定,同时专门配套了鱼道建设,使得水资源开发多年后,江河水流量能保持在每秒10立方米左右。

彭真怀:加大政策和法律的执行力度 不让完整的河流被支解

(北京大学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国际经验可以给我们河流的治理提供哪些借鉴?我个人认为首先是,我们要在情感上认为人与河流是休戚与共的关系,因为每一条河流代表着一段历史,它是有生命的,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代表着一种生态,所以挪威人在建设水电站时,他可以为鱼让出一条河道来。法国在建立水电站的时候,可以保留原来的河道,另外开设一条人工运河来建水电站。美国Edwards大坝在服役了162年以后,主动的进行拆除,也是为鱼类提供一种栖息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借鉴和总结。河流的治理是必须要把整个河流看成是一个全流域的治理,而不能按照行政区划,仅仅是满足某一个省,某一个市,某一个县,乃至某一个乡镇的利益,不能把一条流域,一条河给肢解了。

我们的水利建设必须进行顶层的制度设计,加强所有流域的全流域的管理,所以长江有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有黄河水利委员会,那么这些水利委员会必须发挥作用。我们有这些水利委员会,我们有相关的政策法律,要真正的执行这些政策和法律,才能不使我们一条完整的河流被支解。

张鸿:必须改变无序开发的现状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关于国际经验,我们能借鉴一些东西,但是在思路上,其实没有什么经验可谈。从“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积极发展水电变成了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的开发水电,所以我们才要求要立项,要环评,要安全评估。现在的问题是:地震局长表示,我们这个地方不适合建水电站;环保局长表示,我们这个地方,不给你证,我不做环评。但我不拿这些证,我照样可以建,这个问题怎么改变?怎么让它停下来?这是现在必须得考虑的。我们今天说,新增的小水电必须得批,才能建。但是现在不批,它照样建,我们怎么办?一条河流,我们不能把它支解了,这会带来圈水收费,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种时候,就变成大家都一哄而上地做这种错事。

王浩:最要紧的是要严格基建程序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部长顾问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首先要严格基建程序,要把整个的建设按基建程序上马,经过流域主管部门的统一的审批,统一环评,这是最要紧的事情。现在有的地方政府不重视这个事,单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招商引资这样的小水电,没有经过基建程序,这是非法的。另外,要有比较细致的项目环评和流域规划环评,要有专业、专门、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规划以及防治措施。

周大地:合理利用水资源 应作合理规划统一安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第一,要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因为很多小水电站建了以后,把大河弄干了,所以小水电站的建设一定要和当地的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利用挂钩;第二,水电站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流域的小水电站,如何盖好,应该进行一些小流域的规划,同时应该和大水电站、大的水利设施的建设,有统一的安排。

张鸿:必须要有制度的保证 才能够进行真正的治理

(《今日观察》评论员)

水不流了,一个一个违规的小水电站就像人身体上得血栓一样,现在影响了肌体健康,甚至可能会引来一场大病。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全面体检,哪个地方有血栓,就要进行清理,要用很好的药,该炸的也得炸,绝不允许出现新的血栓。那么这就必须得有一个制度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治理。

彭真怀:水电站的治理将会有很好的前景

(北京大学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前景:今年7月份,中央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60周多来,第一次以中央的名义召开水利工作会议。

聚焦水流困局——水危机就在身边

最近,由于天降暴雨,包括北京在内的不少大城市都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不过,即便雨水来得如此汹涌,也依然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我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全国总的缺水为500亿立方米左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而且在水资源紧张的同时,水污染也在不断加重,在个别地区人们的饮用水安全甚至都受到了威胁。

水危机离我们有多远?水资源管理究竟正在面临着怎样的矛盾和困难?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水流困局》,首先一起来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水危机。

灵水村变成缺水村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自古以水著称。传说灵水村原来一共有大大小小72眼井,并有“八角龙池有龙逸出”的美丽神话。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灵水村的水井里早已打不到水,传说中的八角龙池也早已长满了青草。

村民:我们村为什么叫灵水村呢?它就是地下水多,它就是地下就能够着水,现在,只有两个井有水。

为了让村民能够有水吃,2004年,灵水村通上了自来水。但是因为灵水村地处半山腰,海拔较高,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水始终是断断续续的。到了夏天,因为下面的村子用水量大了,停水更是家常便饭。闷热的中午,记者走访了几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的水龙头里都流不出一滴水。

村民:冬天也没水,夏天更没水。

村民:来点水我就赶紧往里接,大人小人都来接,接完了好几天都不来水。

在灵水村,因为缺水,村民很少像其他村子那样养鸡养鸭。家家户户都必备这样用来盛水的大水缸。

村民:这水省着吃吃一个礼拜,不敢多使。

村民:这脏水也留着,水别浪费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