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安徽龙泉山垃圾填埋气发电暨CDM项目获得联合国EB核证签发

2011-08-09 12:12关键词:垃圾填埋气发电发电机组CDM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8年以来,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合肥市城管局精心组织,积极推动,龙泉山垃圾处理场填埋气发电项目3台发电机组已于去年底相继建成发电,现累计发电3635万度,发电收益达到2250万元;依托该项目申报的CDM项目也于今年7月通过了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EB)核证签发,碳减排量(CER)累计达到13万吨,减排收益约97.5万欧元。至此,该项目各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预期目标,成为全省同行业和我市第一个在联合国成功注册并核证签发的CDM项目。

该项目建成发电以来,设备运行良好,发电稳定,符合电力和环保各项规定,发电机组、气体收集、CDM在线监测、建设和运行管理在全国同行业中均处于领先水平,顺利通过联合国EB的多次核查,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发挥出明显效益。

1、环境效益。至2011年6月,累计综合回收利用和综合治理垃圾填埋气1645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约17万吨,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

2、经济效益。

(1)发电收益。至2011年6月,该项目累计发电3635万度,物价局核定的电价为0.619元/度(含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价补贴部分),发电收益达到2250万元。按照与武汉新冠公司签订的合作合同约定,截至2011年6月,该公司已上缴市财政发电收益57万元。

(2)CDM收益。该项目在2010年3月11日-2010年7月31日第一监测期内,核证签发碳减排量2.5万吨,第二监测期(2010年8月1日-2011年7月31日)正在接受联合国EB核查,在线监测数据表明,该期碳减排量约为10.5万吨。按目前国际碳减排量7.5欧元/吨价格计算,该项目现已获得97.5万欧元的收益,双方合作合同规定,企业在将碳减排量(CER)出售后,须将纯利润的35%即34.1万欧元(约合300万人民币)上缴市财政。

(3)垃圾处理费收入。按照双方合同约定,该项目投资公司自2008年起连续5年,每年向市财政上缴50万元人民币,作为对该场垃圾填埋作业经费的补偿,合计250万元。

3、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建成运行实现了垃圾处理资源化,消除了填埋气爆炸的安全隐患,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已成为我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新亮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填埋气发电查看更多>发电机组查看更多>CDM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