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京海淀区,8月23日傍晚,暑气渐渐退去。一个普通住宅小区里,一名坐在轮椅上的银发老者精神矍铄。对他,小区的居民并不陌生。但是,大部分居民并不知道,这位老者便是大名鼎鼎的“潜艇核动力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
1925年,彭士禄出生在广东海丰县的一个革命家庭里,父亲彭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母亲蔡素屏则是当地妇女解放协会执行委员。加之陪伴他一辈子的核动力专业,彭士禄的人生显得与众不同。
“彭大胆”和“彭拍板”
熟悉彭士禄的人都知道,他有两个绰号--“彭大胆”和“彭拍板”。
1958年,彭士禄结束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的学习生涯,踏上回国之路。从此,他的一生便与中国核动力事业分不开了。
我国建造核潜艇的过程几乎从零开始。彭士禄说:“当时我们这批人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仪表的,我们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自教自学’。”
研究人员常常为一些工程问题陷入激烈争论。因为时间太紧张,争论不休的问题总是由彭士禄来拍板、签字。
于是,“彭大胆”、“彭拍板”的外号渐渐被人叫响。但“彭大胆”并非有勇无谋,他故作神秘地说:“其实,当‘彭大胆’有个秘诀,一定要用数据说话!”牢牢掌握实验数据则是他大胆作决定的依据。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原总工程师黄士鉴与彭士禄共事多年,他说:“‘用数据说话’是他的名言,后来也成了我的原则。”
时间倒回至1970年8月30日,在核潜艇研制项目中,这是极为重要的一天。一个多月前,实验用的反应堆开始缓缓提升功率,而每提高一档功率,出现的险情也越多。随着问题日渐增多,反对提升功率的声音也频频出现。
这天,彭士禄决定进行一次主机满功率实验。但是,负责基础数据运算的黄士鉴却并不知道老彭的计划。
实验现场被相关机构的人员围得水泄不通。下午6点钟左右,黄士鉴发现,竟然是满功率!黄士鉴以为自己算错了,并没有吭声。
随后,手摇计算机算出了第二次、第三次的结果,黄士鉴确定,主机满功率运转!这时,他才向彭士禄报告了计算结果。
后来,彭士禄问黄士鉴:“为什么刚才算了三次?”他诚实地回答:“彭总,我怕算错了。”彭士禄投以赞赏的眼光,只应了一个字:“好。”
这一段经历给黄士鉴留下最深刻回忆的可能并不是令人兴奋的“满功率”,而是彭士禄对他坚持“用数据说话”的肯定。
“三个夫人”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之父”、“中国核电事业的拓荒者”,彭士禄在我国核事业上成就不凡,林林总总的名头也加在了他的头上。
彭士禄总会被问及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潜艇核动力之父’、‘核电事业拓荒者’的荣誉?”彭士禄总会谦虚地说:“我只是一颗螺丝钉,对国家没什么贡献。”然后,他话锋一转,边笑边说:“我贡献最大的就是买烟酒茶交的税!”
时至今日,坐在轮椅上的彭士禄仍然每天在护工陪护下去买啤酒。“他经常用20块钱买一瓶啤酒,告诉服务员不用找钱。”说到这里,彭士禄的邻居、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张禄庆笑了:“彭总待人谦和,完全没有架子。”
生性开朗的彭士禄爱交朋友。“朋友多了,眼界也开阔了。”他说,“烟酒茶能帮助我交朋友。”
老同事黄士鉴回忆,有一次,彭士禄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单位看望老同事,席间酒是必不可少。他还特别嘱咐时任单位负责人的黄士鉴,一定要把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行政人员也叫来。
“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姓百家姓长大的,所以对老百姓有很深的感情。”彭士禄说。
关于烟酒茶,朋友间流传着彭士禄有“三个夫人”的趣事。一天早晨,彭士禄在床上发愣,说:“我在想我的第一夫人。”彭夫人说:“我吗?”彭士禄马上说:“不,我的第一夫人是核动力。”夫人说:“好,这个我让。第二夫人该是我了吧?”彭士禄打趣地说:“第二夫人是烟酒茶,第三夫人才是你。”
提起“第三夫人”,彭士禄幸福地说:“我们感情非常好,家庭非常和谐。”
1953年,作为喀山化工机械学院学生会干部的彭士禄接待了一批新近到达苏联的中国留学生。就在这时,彭士禄与比他小9岁的马淑英相识,他亲切地称呼她为“玛莎”。1958年6月回国后,彭士禄便与马淑英喜结连理。
半个多世纪后,耄耋之年的彭士禄回忆起与夫人相识的情景,嘴角仍然漾起微笑。“我没有送过她什么礼物,但我一直把她当我的小妹妹。”他深情地说:“我要感谢玛莎对我的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宣部近日决定,追授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彭士禄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今年3月22日,彭士禄院士因病逝世,他曾说“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中核集团党组号召:向彭士禄同志学习!
2021年3月22日12时36分,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工业老领导、中核集团科技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在京逝世,享年96岁。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11月8日,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仪式在京举行。核工业老领导、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荣获中国工程届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成为继朱光亚、钱正英、徐匡迪、钟南山、潘家铮、
彭士禄院士被录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不是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海陆丰起义的领导者、革命先烈澎湃的儿子,而是因为他是著名的核动力工程专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从1965年我国开始恢复核潜艇研制至今,已过去了50多年,这50多年来用彭士禄院士自己的话
他是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是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也是秦山核电二期国产化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的名字写进了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核动力科学家,革命先烈彭湃之子彭士禄。彭士禄,这位双鬓染霜的科学家,给人的第一印
1983年9月4日,我们筹建指挥部人员全体从广州搬到深圳特区的蛇口工业区,袁庚同志还将自己的办公室让出来给了彭士禄。他还派蛇口工业区办公室的乔胜利等同志将我们这批人安排在蛇口招待所三楼,而且为了我们的伙食能符合我们要求的低标准,他还让原承包蛇口招商局招待所伙食的北京仪表局专门为我们开办
“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造核潜艇,建核电站。”这是彭士禄院士常常说起的两句话。对于87岁高龄仍致力于推动中国核事业发展的彭老来说,没有什么比核潜艇、核电站更能承载他一生的梦想与追求。作为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彭士禄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也是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身份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革命家彭湃之子……“一生都不离开核事业”的彭士禄,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史,书写了一段传奇。颠沛童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童年无疑是美好的。但彭士禄是个例外。彭士禄的父亲彭
北京三里河一家小酒馆有位白发常客。他每每由护工推轮椅而来,喝上瓶啤酒,放下20块钱,摆摆手“不找零了”,带着一脸满足的笑容离去。店家和街坊们都看着这位老者眼熟。然而,很少人知道他非同寻常的传奇一生。他就是中国潜艇核动力之父、核电事业“垦荒牛”、86岁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彭湃之子彭士禄。“这一生,干了两件事”“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一是建核电站。”彭老开门见山。1958年,中国打算启动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前苏联以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援助。毛主
86岁的彭士禄,坐着轮椅进入会议室。他挪动瘦弱的身躯,费力地从轮椅中站了起来。在护工的搀扶下,彭老吃力地向前两步,挪到了身旁的椅子上,终于在会议桌旁的椅子上坐下来,向在座的中央媒体记者环视一遭打了招呼。这一系列动作中,彭老始终保持着微笑。而在彭老进入会议室的那一刻,在座的记者们全部起立,向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行注目礼。偌大的会议室鸦雀无声,只有照相机的咔嚓咔嚓声不绝于耳。这是8月23日,在中核集团科技部会同集团公司新闻中心,协助中国工程院新闻办举办的中央媒体记者采访彭士禄座谈会开始之前的画面。近日,中宣部发出了关于做好院士代表先进事迹深入宣传的要求,彭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9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张金麟同志1936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55年至1960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涡轮机专业,毕业后先后在海军造船技术研究室、第七研究院715研究
2021年3月22日12时36分,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工业老领导、中核集团科技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在京逝世,享年96岁。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11月8日,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仪式在京举行。核工业老领导、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荣获中国工程届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成为继朱光亚、钱正英、徐匡迪、钟南山、潘家铮、
中国纪检监察报8月30日报道,8月30日,对于中国核事业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50年前的这一天,在距离四川成都100多公里外的深山,一处代号“909”的基地里,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首次实现满功率运行,标志着核潜艇动力装置达到设计目标,可以投入使用。4个月后的1970年12月26日,我国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也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满功率运行发出中国核能第一度电50周年。8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评局指导、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主办的“走进新中核”媒体活动在川启动。这也是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系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核集团”ID
据新华社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9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此前,42人获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授予劳尔·卡斯特罗·鲁斯(古巴)、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目的的大规模工业迁徙,全国各地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涌向大西南等“三线地区”,当时20多岁的高星斗就是其中之一。来到四川后,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和同事们一起艰苦奋斗、挥洒青春,研制建造出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就在上个月,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英媒称,一家中国企业计划在欧洲最大的放射性废料堆附近的坎布里亚海岸接手一座核电站,美国官员对表示担心。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网站12月16日报道,据悉,美国国务院代表已向英国商务、能源与产业战略部表达了他们对中国广核集团试图收购塞拉菲尔德核废料处理场附近的穆尔赛德核电站的担忧。报道
我是一名海军退休干部,海军专业作家。48年军龄,40年“创龄”。我曾写过很多海军题材作品,也写过核潜艇,如报告文学《水下先锋》等。核潜艇部队刚刚组建时,第一批艇员只有36人,我在《水下先锋》一文中,称他们为“36棵青松”,后来媒体都一直沿用这个说法。(来源:微信公众号“核电文摘”ID:chin
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坚守信仰,鞠躬尽瘁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当年的长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华岁月悠悠历史印刻下了中国核动力事业从0到1的突破也记载下了周恩来总理与中国核动力事业发展的不朽情缘对我们而言他从未离去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一起回望历史回望那些在周总理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的最新发展战略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核动力航母,引发舆论关注热议。中船重工发布的最新发展纲要首次提出加快核动力航母攻关突破(图源:中船重工官网截图)北京时间2018年2月27日,中船重工官网发布了题为《新征程,新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中船重工应该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12月4日,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宣布与布里斯托大学成功制造了世界上首个碳-14钻石电池。据称,该款电池寿命可长达数千年,可提供非常持久的能源动力。据UKAEA氚燃料循环负责人SarahClark介绍称,这种钻石电池是一种新兴技术,使用人造金刚石包裹少量的碳-14制成,它能够以一种
10月24日,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出席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要领导调整干部宣布会。会议宣布,经中核集团党组研究,并征得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同意,决定:姚刚同志任核动力院党委书记,唐传宝同志任核动力院院长,王丛林同志不再担任核动力院党委书记、另有任用。姚刚,1971年5月出生,男,
经中核集团党组研究,并征得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同意,决定姚刚同志任核动力院院长;唐传宝同志任核动力院党委副书记,不再担任核动力院副院长;闫晓同志任核动力院副院长。姚刚,1971年5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2017年12月任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9年10月任核动力院副院长,2023年8月任核
北极星电力网从中国船舶报获悉,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团发布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箱核动力集装箱船船型发布,挪威船级社(DNV)颁发了该船型的原则性认可证书。据悉,该集装箱船利用核能这一清洁能源,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第四代堆型熔盐反应堆解决方案,提出了超大型核能集装箱船
9月7日上午,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党委书记王丛林到访上海电气,与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刘平就深化核能产业合作,共谋创新合作领域进行深入交流。王丛林回顾了核动力院与上海电气良好的合作历史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核动力院与上海电气以国内核电产业为依托,经
9月6日,中国核建与核动力院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核动力院党委书记王丛林,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核建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宝智分别代表双方签约。核动力院副院长唐传宝,中国核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邹禹萌等领导出席签约活动。交流会上,陈宝智对王丛林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核
1月9日,受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委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集团公司党组关于核动力院总会计师职务任免的决定。会议由核动力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王丛林主持,院党委书记万钢讲话并提要求。在家院领导班子成员、院顾问、院长助理、副总师级领导、院本部职能部门、院属单位、院专项机构主
11月15日,海南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魏国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魏智刚在昌江现场与核动力院党委书记万钢一行座谈,双方就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开展务实合作进行了交流并见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海南核电总工程师陈建新、核动力院副院长许余代表双方签约。海南核电副总经理李振云、副总工程师王永明,
11月1日至2日,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兵一行先后赴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调研指导工作。余兵强调,中核集团要沿着二十大绘就的宏伟蓝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
——记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王丛林“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抱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做祖国强核事业的栋梁之材。”在2022年的新员工入职仪式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王丛林对该院新入职员工说出了这段话。很少有人知道,30多年前的一个夏夜,在四川大山
10月12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成都市双流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就共同筹建“氢能储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首轮非正式洽谈,双方将于近期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对接落地日程表。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