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欠发达地区的电气化建设之道

2011-09-16 12:07来源:山东电力报关键词:电气化电力信息化山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冠县位于山东西部,经济欠发达,是全省重点扶持的30个县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县,目前已建成电气化乡镇7个、电气化村460个,并拥有一个聊城市新农村电气化示范台区和17个智能排灌示范区,冠县供电公司也因此成为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

作为欠发达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方面必然面临较多困难,冠县公司是如何破题的呢?带着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专门采访。

多方给力,破解资金瓶颈

在桑阿镇小张庄村,笔者看到入村高压线路整齐规范,低压电缆全部地埋入户,美观大方的欧式箱变、落地式不锈钢集表箱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像这样一个村,供电公司投入的电气化建设资金并不多。目前,我们仅投入5000万元,就完成了总造价过亿元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冠县公司经理赵月刚说。

冠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繁重。同时,由于县里经济基础薄弱,供电企业利润有限,仅靠供电企业自身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电气化建设的需求。对此,冠县公司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沟通,讲明电气化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争取工作支持。

冠县政府高度重视,将电气化建设列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充分利用冠县惠农项目多、上级扶持资金多的优势,将电气化建设纳入水土保持、农业综合治理、农作物高产示范等项目总体规划,聚集上级财政、县乡财政和供电企业自有资金,全力实施电气化建设。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帮助乡村上规模企业按照新农村电气化的要求,投资建设和改造用电设施,供电公司提供施工和技术支持。

多方给力,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电气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为繁荣农村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略提升,形成推进合力

欠发达地区农村用电设施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产权多样、管理混乱,造成了电价参差不一、安全事故频发。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就要对农村供用电设施产权进行统一,对收费标准和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势必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使既得利益者难以接受。冠县公司乡镇电管部主任坦言,2006年曾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进行了调研,民间产权所有者对此表示同意的还不到10%。

面对巨大阻力,冠县公司着力改变供电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积极采取措施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上升为政府战略。经过努力,县政府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纳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全社会共同实施的大事,形成合力推进。

冠县政府出台了《冠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政府相关部门参加,供电公司负责实施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在各乡镇和村庄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参与工程的人员达到两万人,形成了“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加、乡镇村配合、供电公司具体实施、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县政府还将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分解目标任务,为工程建设注入了活力与动力。截至目前,冠县共建成电气化村460个,完成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统筹兼顾,实现资源优化

在田马园社区居民田洪博家里,笔者看到空调、冰箱、电磁灶等家电一应俱全。“现在用电比以前可靠多了,电压稳了,电费降了,也不停电了。”田洪博说。

冠县的大部分乡村面临着旧村改造、社区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变数”。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供电设施的重复建设,也易引起整体供电规划和格局的变动。

为避免浪费,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发挥最大效益,冠县公司将电气化建设规划与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做到逐年滚动修订。对近期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村庄,将资金投入到新建社区中,做到电气化建设与农村新居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步使用,使搬入新居的农民一步到位享受最优质的供电服务。对纳入中长期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村庄,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供电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在保障群众用电安全的同时,避免重复投入。对未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村庄,对供用电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升级。

按照这一思路,冠县公司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将资金全部花在“刀刃”上,避免了重复投资。目前,冠县67个新建农村社区全部达到了“供电设施现代化、供电管理规范化”的电气化村要求,受到群众欢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气化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山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