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综合正文

广西河池:水电之乡的缺电之惑

2011-09-19 09:5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广西电荒水力发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6日,广维公司车间,价值5亿多元的机器,静悄悄地躺着。由于缺电,该公司投入巨资打造,原定7月投产的5条生产线,已“闲置”两个多月。

7月下旬伊始,一场罕见的“电荒”席卷整个广西,波及河池全市222家工业企业,80%的重点企业因限电陷入困顿。据预测,“电荒”将致河池工业产值减少54亿元。

坐拥龙滩、岩滩、大化等3座全国大型电站的河池,占据着整个广西水能资源的59%。作为全国有名的水电之乡,“电荒”困局之下,河池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企业生产陷入困顿

“电荒”来袭,河池居民生活用电得到供电部门的全力保障,尚未发生过任何拉闸限电的现象,工业用电却不得不受到限制。

今年7月18日开始,南方有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电力总负荷由11万千瓦降低至节能指标5.5万千瓦。

“损失巨大,因限电导致公司工业总产值减少8080.7万元。”南方公司一负责人说。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南方公司一名副总经理的办公室没有任何冷气。“这是公司要求的,自今年6月开始,除特定时期,办公室一般不开空调。”该副总经理说。

不仅是南方公司面临着“电荒”困境,作为有色金属之乡的河池,以冶炼企业居多,这些高耗能企业,大多都面临着同样尴尬境地。

河池五吉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选矿厂因限电全面停产,产至一半的矿石,贵重金属无法回收,造成许多原矿石的浪费。“即便以每月停产7天计算,仅选矿厂每月损失便达50多万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市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电荒”波及全市222家工业企业,导致河池7月份工业总产值减少6.75亿元;8月“电荒”形势则更为严峻,预计全市因旱减少工业产值14亿元。

据权威人士预测,“电荒”将导致河池全年工业产值减少54亿元。

径流量大减是主因

事实上,除三大知名电站外,河池还有宜州水力发电厂、龙江电力等近十座水电站,不知名的小型电站更是星罗棋布。

在广西,水电占发电总量中的59%,河池境内建成投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为750万千瓦,占广西水电装机容量的70%。很多人认为,河池用电理论上应是源源不断的。

一业内人士指出,“河池境内电站所发的电应先供河池使用”,这是一种误解。河池的水电资源由电网调度中心统一调配,因此,河池用电状况与整个广西的电网紧密相连。

“今年‘电荒’最主要的原因是,广西境内丰水期径流量大减。”市工信委经济运行科卿红军说,“这和2009年的旱灾并不一样,2009年主要河流的径流量仍然较大,但今年干旱却十分严重。”

市水文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河池境内主要江河来水同比减少52.3%,8月上旬主要江河来水量减少83.4%。

8月份至今,红水河径流量还在不断减少,该流域来水偏枯将近九成。此外其他河流径流量也在大幅减少,导致许多小型电站发电能力不足或停发。龙滩电站共有7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但目前仅有一台机组发电,且无法保证机组的出力。

6月9日,贵州电网公司发布大面积停电的红色预警后,贵州省政府主要领导要求首先确保省内供电,省内煤炭极少外运。

火电占据广西发电量的41%,而广西电煤主要来自贵州和海外,贵州电煤自保后,使得广西电力的另一条‘腿’也受到打击。

此后,煤炭价格整体抬高,挫伤火电企业生产积极性。数据显示:去年底,5000大卡贵州煤运至内陆厂后为每吨580元;到今年6月底,相同参数的煤价已接近每吨1000元。

此外,目前火电厂所使用电煤质量相对较差,也是电力缺口的原因之一。

经济扩张与电源建设不足

“自金融危机以来,河池经济规模则在不断扩张,而与此同时,河池乃至整个广西的电源建设不足,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这是‘电荒’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一名业内人士说。

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0年间,全市生产总值由367亿元上升至467亿元,增长幅度达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11亿元上升至362亿元,增长幅度达71%。2010年工业用电量比2008年多4.6亿千瓦时。

不仅工业规模扩大导致用电量增加,而且农用电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扩大内需,国家启动“家乡下乡”政策,这一政策较大刺激了农村消费,也使得农村用电量增幅较大。

但与此同时,由于担忧金融危机带来电能过剩,河池乃至广西电源建设始终未能大肆投入。

截至2010年底,广西水电装机容量同比仅增长1.27%,火电装机容量为1039万千瓦,同比甚至下降3.5%。

电源结构决定靠天吃饭

“此番电荒的困境,除了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外,与整个广西电源的水火电结构密不可分。”市发改委相关人士称。

广西电源由水电和火电组成,而水电则集中在红水河和右江流域。

以河池为例,河池水电占发电总量的98%以上,火电则大多是部分企业的自备电源,且发电量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于电源点结构问题,一旦遭遇诸如今年的自然灾害,将给整个广西电力供应带来被动局面。

相对河池本土而言,以矿产资源为发展主导的城市,拥有着许多高耗能的冶炼企业,这是“电荒”局面出现的内因之一。

“随着经济的增长,冶炼企业要求更多能源,也是电荒困境难以走出的原因。”一名知情人士说。

为降低对能耗的需求,河池不得不全方位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关闭高耗能的产能企业,对重点企业进行技改。

加快电源点建设

工信部门预测,此番“电荒”局面的产生,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治。随着经济规模扩大,“电荒”现象或许会在整个广西“十二五”期间都存在。

“不知何时能走出‘电荒’的困局?”多家企业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一困惑。

“整个广西都必须要加快电源点的建设,改变发电能力不足的现状,满足不断发展的经济要求,才能尽快走出‘电荒’困局。”一名业内人士说。

为了改变现状加快发展,市发改委数据显示,从今年开始,河池已计划推进32项重大能源项目建设,除加快实施岩滩电站扩建工程等在建项目外,重点推进龙滩二期工程、河池市核电项目、环江火电厂等。

河池市核电项目装机容量为400万千瓦,总投资480亿元,建设地点初步定于罗城、都安和大化等地;环江火电厂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总投资为50亿元。

“这些项目需要上报国家核准审批,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影响,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审批并开工建设。但能否通过审批尚是未知数。”市发改委相关人士称。

目前河池用电负荷指标为55万千瓦以内,最大电力缺口达40万千瓦。全市仅空调用电高达14万千瓦,几乎占全市用电指标的27%。市节能办主任李新权说,“电荒”关系着所有河池居民,尽管目前生活用电尚未限电,但我们应该在这场倒逼机制中,摒弃出门不关电灯电脑、大功率吹空调的陋习,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西查看更多>电荒查看更多>水力发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