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政策正文

水电可持续性评估规范发布 搭国际平台

2011-09-27 17:13来源:中电新闻关键词:中国水电可持续性水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是水电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9月23日,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与国际水电协会共同举办的《水电可持续性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文版发布推介会在北京召开。国际水电协会主席瑞法特·阿卜杜勒·马力克在会上这样评价《规范》的发布。

据了解,国际水电协会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水电可持续发展。《规范》于2010年11月完成,并于今年6月在巴西正式发布。《规范》体现了国际水电界对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认识,对我国水电管理、开发、技术和研究等部门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借鉴价值。

综合考虑可持续性要素

为了反映水电开发的不同阶段,《规范》有四个相互独立且单独使用的部分构成:《前期阶段》、《项目准备》、《项目实施》和《项目运行》,形成一个水电开发和运行的可持续性整体评估框架。

“《规范》为我国评价水电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分析根据,为我国地方政府识别、规避和管理水电工程社会问题提供工作方向。”相关专家指出。

“在《规范》的19个主要指标当中,社会方面的指标占到了9个,这充分说明《规范》重视对水电项目利益相关者社会问题。同时,也说明社会因素在水电项目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张晓晨表示,“在社会评价方面,我国水电开发企业一般没有编制《利益相关者参与监测报告》、《项目运营阶段社会问题监测报告》、《社会影响与社会风险评价报告》等”。

各国对于水电工程开发的批复要求差异性较大,我国水电开发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过多关注的发改委所要求的可研、环评、移民规划等要件。《规范》的推广应用还将帮助我国水电开发企业认识和重视水电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吴贵辉表示,“《规范》对于水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总体描述,综合考虑水电开发的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要素,提出了一套水电可持续性的量化评估方法,并适用于水电工程规划、准备、建设、运行和更新改造的全生命周期”。

据了解,中国专家全程参与了技术讨论、标准制定、试验性评估、征求意见及反馈等活动,为制定《规范》贡献了中国经验。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教授级高工周世春参与了《规范》的制定。他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规范》将是动态性的,持续改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借力《规范》 提升开发率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电开发,目前水电装机已经突破2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程度还很低,开发率只有37%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平均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国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在《规范》发布推介会上表示,《规范》的正式发布,对于我国充分借鉴世界水电发展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水电作为世界第一大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全世界1/5的电力。全球有55个国家50%以上的电力由水电供应,其中24个国家的水电比重超过90%。目前,发达国家的水能资源基本开发完毕,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超过80%。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致力于开发水能资源,比如巴西水电提供的电力占整个电力比重80%以上。

在谈到今年我国南方缺水导致水电出力不足时,国际水电协会主席瑞法特·阿卜杜勒·马力克告诉记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水资源的储存和管理这一世界性的挑战。同时,可以看出中国水电开发建设有着巨大的空间,而且中国已经有了很谨慎的发展计划,保证水资源的及时开发利用。”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做好保护生态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重点推进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建设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重点流域的大型水电站,开工建设水电1.2亿千瓦。

“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这样的目标。

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水电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铸造国际对话平台

据了解,该《规范》目前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中试点应用。“《规范》是我国开展水电国际对话与交流的有效平台,可能成为我国水电开发国际化进程中的有效工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禹雪中认为。

近些年来,中国水电行业坚持互惠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先后与 80 多个国家建立了水电规划、建设和投资的长期合作关系。与周边国家开展了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流域共同可持续发展。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林初学在会上公开表示,三峡集团将分别在筹建中的乌东德、白鹤滩,以及在建的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中运用这个《规范》,同时与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运营期间的水电站评估,“《规范》也为中国水电企业开展海外业务也提供了技术工具。”

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张晓晨也表示:“《规范》用国际视角和标尺,评估水电项目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性实现程度和差距,分析项目可持续方面总体水平。”

“澜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是国际关注热点,按照《规范》评估可为开展国际对话提供相关支持。”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光明告诉本报记者:“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从今年7月开始对景洪电站开发进行评估。通过景洪电站的评估工作,我们对水电可持续性认识得到有效提升,为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发挥了促进作用。”据了解,下一步,他们将根据项目推进展情况适时开展糯扎渡等项目的评估工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水电查看更多>可持续性查看更多>水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