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一体化进程的主要“症结”

2011-10-13 17:37来源:北极星电力信息化网关键词:信息一体化信息化县级供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发展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过程。随着信息一体化系统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管理层面的应用和渗透,其影响必然波及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结构、规划策划、管理制度、协调控制、企业文化等,这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职能部门来具体实施和执行,不仅要参与到企业规划、工程项目、企业管理过程,积极主动的做好各种协调工作,而且要做好信息化的制度和标准建设,系统运维等。

通过调研发现,县级供电企业的信息化组织机构设置和人才状况明显已经滞后于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大部分县级企业设立1-3人的信息中心或工作小组,隶属办公室管理,职责划分也不明确,而且多为兼职人员。在当前推进城乡信息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下,这种状况势必不能适应信息化对人才、机构的要求,影响信息化的推进。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既熟悉业务,又精通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这主要是传统的“重生产”的电力生产经营模式忽视了对信息人员的培养和招聘,其次是电力技术、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培养,成材周期长。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完善其人才机制,一方面通过开展内部培训、社会公开招聘以及与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引进和培养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在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等方面多做文章。

规划的缺失与系统的分裂

为满足不同业务需要,不同部门在不同时期都进行了一系列信息系统的建设,几乎每个县级供电企业都有大大小小几个甚至几十个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多数是在未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下建成的,各系统之间缺乏联系,信息不能共享,业务不能协同开展,对企业管理决策的作用十分有限。由于缺乏总体数据规划、数据整合,存在或多或少的“信息孤岛”,部分数据不能融合到整个管理信息平台上。有的企业将营销业务分拆后,建立多个互不相联的独立系统,如:集抄系统、用电检查系统、客户档案系统等。甚至有企业建立有自己的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这些系统功能单一,开发标准各异,仅为满足当时业务需要,不能为决策和数据挖掘服务。

规划的缺失导致系统建设处于分散状态,分散的系统又导致企业管理层感受不到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因而对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不够,如此一来一体化信息系统在推广过程中受到多方的阻力。这里面不排除当时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客观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前期的建设方案不完善,需求不明确,项目实施标准不确定造成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项目都需要相应的科学标准来规范、约束,项目才能得以正常实施并取得成效。所幸的是,不少县级企业已经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尤其《县级信息化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以及近期公司信息部正在组织编写的《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一体化实施方案》必将能够宏观协调和指导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促进城乡信息一体化进程,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走上规范之路。

创新思维与守旧观念

“信息化不仅是IT技术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观念问题。”世界知名成功企业海尔深刻阐明了一个企业应该如何做信息化和什么是信息化的问题,这也许就是海尔取得神话般成功的理念所在。

目前,供电企业还普遍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和弊端,人们对信息化认识不充分,甚至模糊。有的将其看成是“摆设的花瓶”,人有我也有,好应付上级检查;有的管理人员在自己从事的岗位上,故意回避一些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有的希望“难得糊涂”,有的不愿提高“透明度”。这些认识的定位使企业信息化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削弱了信息化专业管理职能,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声誉,影响了信息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原则无从谈起,难以贯彻落实。

信息化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信息化建设应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企业管理,必定要使企业一些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这是一个非常现实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怎样实现?改变传统观念,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信息化观念,这关系到县级企业信息一体化推进的行动指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一体化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县级供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