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电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史上最优质的能源。正是有赖于对电能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人类才得以进入如此发达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虽然人类在电能的产生、传输和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但是如何更加合理、高效、精确和方便地利用电能,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使人类对电能的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且极大改变了人们利用电能的观念。在世界范围内,用电总量中经过电力电子装置变换和调节的比例已经成为衡量用电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全球范围内该指标的平均数为40%,而到2010年将达到80%[1]。这就对电力电子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然而现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电力电子装置的复杂性与其应用的广泛性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一方面众多领域需要大量使用电力电子装置,而另一方面,电力电子
装置面向的应用千差万别,使得设计、生产和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给普及和推广造成巨大障碍,成为电能利用技术进步的瓶颈。
目前,国际电力电子学界普遍认为,电力电子集成技术是解决电力电子技术发展面临的障碍,进一步拓展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最有希望的出路。
电力电子集成概念的提出有10余年的历史,早期的思路是单片集成,体现了片内系统(System On Chip—SOC)的概念,即将主电路、驱动、保护和控制电路等全部制造在同一个硅片上。由于高压、大电流的主电路元件和其他低压、小电流电路元件的制造工艺差别较大,还有高压隔离和传热的问题,故单片集成难度很大,目前仅在小功率范围有所应用。而在中大功率范围内,只能采用混合集成的办法,将多个不同工艺的器件裸片封装在一个模块内,现在广泛使用的电力电子功率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IPM)都体现了这种思想。1997年前后美国政府、军方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一些著名学者共同提出电力电子积木(Power Electronic Building Block—PEBB)的概念[1-4],明确了集成化这一电力电子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将电力电子集成技术的研究推向高潮。
2 集成的意义
集成技术的研究决定着电力电子技术未来的兴衰命运,这一点可以通过与电子技术发展历程的对比来认识。
回顾电子技术发展的轨迹,在以集成电路为标志的微电子技术出现以前,电子装置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也曾有相似情况。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将电子设计中最主要的难点和绝大部分工作量封装在集成电路中,使装置的设计、制造和维护难度大大降低,每一个受过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工程师都可以很容易地设计用于各自技术领域的电子装置,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集成化极大地推广了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其渗透到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给众多产品都打上了电子技术的烙印。应用领域的拓展反过来极大推动了该项技术自身的进步,由于得到了公众认可、资金技术和产业支持以及巨大的市场,电子技术创造出了如电脑、手机、数码照相机、MP3播放器等诸多凝结了其全部精华的技术宠儿。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并使人从中得到启迪。同30年前一样,电力电子也需要从电力电子工程师所造就的象牙塔中走出来,成为从事不同行业、具备基本技能的工程师所能驾驭的有力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期待其更大的发展和更为辉煌的前景。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集成[2]。通过集成,可以将现有电力电子装置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元器件、电路、控制、电磁、材料、传热等方面的技术难点问题和主要设计工作解决在集成模块内部,使应用系统设计简化为选择合适规格的标准化模块并进行拼装即可[3]。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将使现在的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分化为集成模块制造技术和系统应用技术两个不同的分支,前者重点解决模块设计和制造的问题,通过多个不同学科的紧密交叉和融合攻克电力电子技术中主要的难点;而后者解决针对各种广泛而多样的具体应用将模块组合成系统的问题。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集成模块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将成为电力电子技术本身研究的主要内容,而系统应用技术则渐渐成为具备基本素质的各行业工程师所掌握和使用的一般技术,他们会根据各自行业所针对的应用问题来设计和实现分散在各种装置中的电力电子系统。由此,电力电子产业也将出现分化的趋势,集成模块的制造将成为该产业的主要内容,单纯的电力电子装置制造的份额会逐渐减少,而更多的是渗透到其他的各个行业中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产业的萎缩,相反,由于模块在各个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与集成电路一样,电力电子产业将期待比现在更加蓬勃的发展。
3 集成技术的不同层次和形式
总的来说,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的集成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和形式:
1) 单片集成,即将电力电子电路中的功率器件、驱动、控制和保护电路都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加工方法,制作在同一硅片上,体现了SOC(System On Chip——单片系统)的概念。这种集成方式集成度最高、适合大批量、自动化制造,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成本、减小体积和重量,但面临高压 、大电流的主电路元件和其他低压、小电流电路元件的制造工艺差别较大,还有高压隔离和传热的问题。故单片集成难度很大,目前仅在小功率范围有所应用,如TopSwitch等。随着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发展,将来必然向较大的功率等级发展。
2) 混合集成,就是采用封装的技术手段,将分别包含功率器件、驱动、保护和控制电路的多个硅片封入同一模块中,形成具有部分或完整功能的、相对独立的单元。这种集成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不同工艺的电路间的组合与高电压隔离等问题,具有较高的集成度,也可以比较有效的减小体积和重量,但目前还存在分布参数、电磁兼容、传热等具有较高难度的技术问题,并且尚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达到较高的可靠性,因此目前仍以中等功率应用为主,并正在向大功率发展。混合集成的典型例子是IPM。在某种意义上,混合集成是在集成度与技术难度之间,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所采取的一种折衷方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目前电力电子集成技术的主流方式。
3) 系统集成,也就是系统级的集成,这是目前在工程技术领域普遍采用的集成方案,其含义是将已有的实体经过有机的组合及拼装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系统集成一般指将多个电路或装置有机的组合成具有完整功能的电力电子系统,如通信电源系统等。系统集成是功能的集成,具有低的集成度和技术难度,容易实现,但由于集成度低,与独立的装置和电路相比,体积和重量都无法显著降低,而且其构成仍以分立的元器件为主,设计、制造都较复杂,不能明显的体现集成的优势。目前,系统集成技术多用于功率很大、结构和功能复杂的系统。
目前,国际电力电子学界所谈论的集成概念一般指单片集成和混合集成,而很少包含系统集成这一层次。
4 主要研究机构
目前国际电力电子集成领域内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机构有:美国电力电子研究中心(Center for Power Electronic System—CPES)[1,2],美国康奈尔大学电气工程学院[3],美国阿肯色大学电力电子研究小组[5],西班牙国家微电子研究中心[6]等。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7],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IR),德国赛米控(Semikron)公司,瑞士ABB公司等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也加入其中。
CPES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所研究的内容最为广泛,产出的文献和研究成果数量最多,在一定程度上领导着国际电力电子集成技术的主流研究方向。CPES提出的目标是通过高密度混合集成和多层互连,将电力电子系统中主电路、传感、驱动、保护、控制、通信接口等全部电路和元件都集成到一起,形成具有通用性的标准化电力电子集成模块(Integrated Power Electronic Module—IPEM),用以构成各种不同的应用系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IntersolarEurope2025展会期间,思格新能源在慕尼黑BrainlabTower举办盛大发布会,展示其在人工智能、电力电子与能源数字化方面的最新成果。活动现场汇聚了全球500余位合作伙伴、媒体与行业专家,共同见证思格新品与未来战略的发布。思格新能源董事长、CEO许映童在发布会上致辞,回顾了公司快速成长的
导读:2025年4月发生的欧洲南部大停电事件,暴露出高比例新能源渗透背景下电力系统的脆弱性,以及现有监管体系的深层缺陷。本文深入剖析欧洲电网监管现状及失位问题,探讨全球能源监管在技术、市场和跨国协调中的不足,并提出监管创新、技术升级和国际合作的对策,以增强电力系统韧性与安全,推动全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南通市重大项目清单,储能项目6个。其中包括海博思创储能系统、思格智慧光储充系统、思源储能系统及电力电子、万胜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光伏储能配件、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150MW/300MWh储能电站、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
4月25日,浙江华昱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昱欣”)、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电力负荷管理室(以下简称“国网浙江营销服务中心”)、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低碳研究所(以下简称“华电检测研究院”)正式签署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三方将在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开展深度
4月25日,国电南自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90.3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6%;实现利润总额6.7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7.68%;实现净利润5.82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0.14%。国电南自提到,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一行到明阳集团访问,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双方表示,西安交通大学和明阳集团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联合科研攻关、共建先进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研究实验平台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为科技
日前,明阳智能公布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披露,明阳智能2024年总营收271.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研发费用5625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07%;毛利率为8.10%,净利率为1.37%;新增风机订单27.11GW,风机对外销售规模10.82GW,同比增长11.66%。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
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能源领域也在向着数字化、智能化迈进。海博思创在近期举办的智储技术发布会上,推出了智储解决方案技术平台,并创新性提出“三态互联”架构——以电网为基础、AI为中枢、储能为载体——构建储能全链条价值闭环,为行业提供多元化应用场景下的价值提升。在发布会上,海博思
近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ChinaElectrotechnicalSociety)根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经学会会士评选委员会评议,公布了2025年度授予会士人选,雷清泉、董新洲、别朝红、何金良、刘东升、刘国友、李岩、李亮、李斌、李立毅、李相俊、沈建新、张文兵、谭国俊等14人当选中国电
4月14日,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到国家级新型科研事业单位——怀柔实验室调研,与怀柔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座谈交流。明阳集团党委副书记刘连玉参加座谈。汤广福对张传卫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实验室成立三年多来,在能源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回顾了与相关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开幕,本届峰会汇集全球储能一线品牌,齐聚政产学研领袖,共同探讨储能发展大势,以应对储能发展之变局。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数字能源携电站、工商业智能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全面展示在储能
5月12日,《福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30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努力达峰削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位于广东省,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举行《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新能源汽车。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介绍称,《若干措施》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具体包括12条措施,包括突出培育发展前沿赛道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支持数据中心通过电力市场双边交易、绿证交易等方式,积极消纳绿色电力,提升绿色算力供给水平,到2030年,全省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
5月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5日-5月9日)。政策篇山东136号文实施细则: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949元/kWh,6月份竞价(征求意见稿)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5月7日,珠海高新区关于征集2025年珠海高新区黑科技产品的通知。要求符合珠海高新区“3+3+1”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以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命健康等1个未来产
5月7日,三超新材披露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邹余耀拟询价转让4.94%公司股份。公告显示,截至5月7日,邹余耀持有40.79%三超新材股份,本次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本次询价转让不存在可能导致三超新材控制权变更的情形。公开资料显示,三超新材主营金刚石、立方氮化硼
5月7日,安徽省合肥高新区经发局发布关于兑现2024年度《合肥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部分条款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奖补激励。在分布式光伏项目奖补方面,对新安装面积5000㎡以上的企业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按8元/㎡的标准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该条款实行预算总量控制,年兑现总额不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期,深圳市沛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在北交所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发行股票面值每股为人民币1.00元,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666.6667万股(含本数,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且发行后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公司股本总额的25%。公司及主承销商将根据具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既“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打造绿色工厂也是促进工业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为提升我国高端制造工业的绿色低碳水平,2025年12月11-13日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展业展览有限公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市政府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壮大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绿色氢能、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氢能发展“六大工程”,绿色氢能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相关链接:成都:2025年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为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近日,国能龙岩发电公司紧抓机组调停窗口期,全面开展变频器专项保养工作,为后续安全高效生产筑牢根基。图为该公司电气检修人员正在检查变频器功率模块此次保养聚焦变频器这一核心设备,该公司提前制定《变频器专项保养方案》,针对不同型号设备“量身定制”维护清单。期间,
5月5日晚间,国家电投旗下电投能源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停牌公告》,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有关精神,国家电投拟以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股权与电投能源进行资产重组。电投能源股
4月25日,国电南自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90.3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6%;实现利润总额6.7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7.68%;实现净利润5.82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0.14%。国电南自提到,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
截至4月23日,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年发电量达10.8369亿千瓦时,较上年度增长37845万千瓦时,同比增加53%,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432天,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该公司以“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责任到人网格化、设备治理精细化、数字赋能智能化”为主线,打出一套“管
不曾想这个春日,春风不再似剪刀,却似青龙偃月刀。4月11日至14日,我国多地出现极端大风天气,华北、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中部、等地最大阵风风力普遍8级以上,内蒙古、甘肃、山西、河南等局部地区阵风风力达11~13级。同时,受大风和传递路径影响,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中部1及陕西、山西、河北
#第十届中国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4月16日,第十届中国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在河南长垣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展会以"数智赋能绿动未来质赢天下"为主题,汇聚3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全面展示起重设备、智能控制、绿色能源等全产业链创新成果。作为"全国起重行业风向标"的行业盛会,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合康新能发布人事变动公告。宣布吴德海先生因工作调动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陈自强先生因工作调动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的职务。两人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为确保公司财务管理
近日,阳光电源传动变频器在阳江某电机试验台项目中正式投产使用。作为目前国内功率等级最高的传动装备之一,该项目中的阳光传动变频器,最大运行功率可达100MVA。截至目前,这台“传动巨擎”已配合试验台完成四项型式试验及多项超速、过载实验,其卓越表现再次验证了阳光电源传动变频器的技术领先优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晚间,合康新能披露2024年财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76亿元,同比增长220.31%,营收规模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1029.61万元,同比增长104.68%,扭亏为盈。合康新能是美的集团旗下从事新能源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科技企业,主要覆盖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户用储能及光伏并网逆变
3月14日,贵州天山水泥有限公司SCR脱硝超低排放改造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一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3245364.3元;中标候选人第二名: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53575353.7元;中标候选人第三名: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汪令祥:步履不停,守正创新,拥抱风电上升周期汪令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风能事业部总裁回望一年征途,中国风电行业在技术创新和大功率化推进下蓬勃发展,逐步跳出降价怪圈,回归本质。展望未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命题。理性竞争,紧随大兆瓦主旋律随着风电市场的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