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吸取福岛核电事故教训 构建中日韩放射能防灾网

2011-10-28 13:1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韩国反应堆核事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韩国原子能安全技术院防灾综合室主任李世烈27日在此间指出,拥有88个反应堆的中日韩三国属于核电集中地区。考虑到核事故的特性与三国间地理、经济的关联性,中日韩在吸取福岛核事故的教训基础之上,应构建放射能防灾网络,尽快开展实质性合作。

李世烈在出席“中日韩三国救灾减灾合作研讨会”时指出,由于放射性物质仅靠人的感觉器官无法感知且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形态的影响,放射性事故影响范围极广、持续时间极长且存在诱发事故因素、较易在普通民众中引发恐慌情绪,因此应对核能灾难时需要和普通灾难加以区别对待。

这位来自韩国的官员特别提到,尽管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早在1986年就制定了《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但作为福岛核事故官方信息发布窗口的日本核能安全保安院和IAEA发布的消息仍然太过滞后,很难满足各方的需要。他举例说,韩国在福岛核事故后的第一次降雨就曾在民众中引起很大恐慌,甚至有学校为此停学。实际上官方测量的数据显示,当时的雨水哪怕连饮两天都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李世烈称,中日韩三国属于核电集中地区,目前正在运转的核反应堆就有88个,正在建设中的核反应堆有37个,计划建设的核反应堆更多达200多个。考虑到中日韩的地理、经济关联性等因素,在发生核能事故时,三国间的合作至关重要。他因此呼吁,构建中日韩放射能防灾网络,配备专职联络人员以求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互享信息,组建具有实际业务水平的放射能防灾工作小组。

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中日韩三国救灾减灾合作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三国政府部门、高校、智库和媒体的三十余位代表围绕“三国救灾减灾合作机制的现状与前景”、“核能安全与三国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