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电力天路 飞越莽莽昆仑(组图)

2011-10-28 16:43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电力天路变电站输变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人们不会忘记:我国330千伏电网形成规模始于青海龙羊峡水电站送出工程的建设;第一座750千伏变电站、第一条750千伏线路也是从青海省开始;2010年,青海公司建设的750千伏西宁变电站夺得鲁班奖;2011年,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再次提出争夺鲁班奖的目标;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建设中,青海公司又做到了领先、率先……

扛起电力天路建设重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早在2008年建设750千伏西宁变电站时,青海公司就提出将工程建设成国内一流工程、精品工程,争创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的建设目标,青海公司要在质量管理、科技创新、施工工艺、队伍锻炼等多方面取得进步,让“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的鲁班精神在广大基建员工的思想观念中扎根。

没有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想明白了,就会做明白。小公司也能有大作为,小公司也能作大贡献,小公司也能得大荣誉。从没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低头的青海电力人,在全国电力行业同场竞技中,不断追赶、超越,在750千伏西宁变电站成功取得鲁班奖后,青海公司在电网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2010年8月19日,青海公司召开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誓师大会,一万多名建设者郑重承诺:牢记使命、履行宗旨,矗立昆仑、挑战极限,攻坚克难、创先争优,忠诚企业、奉献社会,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不负重托,坚决完成青藏联网工程建设任务,向国家电网公司、向青藏两省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们要在“赛安全、赛质量、赛工期、赛管理、赛文明、赛节约、创优质工程”为目标的劳动竞赛活动中,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奋勇争先,勇挑重担,铸造精品,建功立业,用智慧和汗水,在雪域高原创造不平凡的劳动业绩。

总投资162亿元的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包括西宁至格尔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格尔木至拉萨±4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和藏中220千伏电网配套工程三部分。

青海公司负责管理建设日月山—乌兰—柴达木75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和格尔木—拉萨(青海段)±4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任务。

75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起于750千伏西宁变电站,途经750千伏海西开关站,终止于750千伏柴达木换流变电站,全长1397千米,共3003基铁塔;格尔木—拉萨(青海段)±4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起于柴达木换流变电站,途经西大滩、五道梁、沱沱河,终止于唐古拉山口,全长615千米,共1394基铁塔。

举全力建精品工程

“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在格尔木业主项目部、在海拔4500米的沱沱河青海公司指挥部都能看到这样的标语。

这不是口号。

青海公司为加强整体指挥力量,成立了以总经理王宏志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青海指挥部、青海业主项目部。青海公司负责人常驻现场,及时有效解决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工程建设和投产运行工作顺利开展。以倒排工期和“日协调、周平衡、旬攻坚”的方式派出督导组驻点开展督导工作。

按照建设“安全可靠、优质高效、自主创新、绿色环保、拼搏奉献、平安和谐”世界高原精品工程的目标,青海公司细化分解进度计划、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提前安排生产验收,举全青海公司之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各项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一座座铁塔日夜成长,一条条银线不断延伸。

铁塔雄壮,银线妩媚。数千座壮实的铁塔高高矗立,数万丈明亮的银线伸向天际。正是这雄壮与妩媚,挺立起青藏高原新脊梁,描画出神州大地新景观。数万名电网建设者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将多年期盼的愿望真真切切地变成了现实。

9月25日,在柴达木换流变电站中,数十名电力专家、技术人员静静地盯着屏幕,等待庄严的一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天路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