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2、1,执行!”
开关合闸,电压783千伏,一切正常。
柴达木换流变电站开工之后,第二次响起了鞭炮声和掌声——西宁至格尔木段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运行。这是目前国内建设工艺最好、设备最先进的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者在大风沙和极端寒冷的条件下,组装了800千伏断路器26台、封闭式母线3470米,基础浇制量达5.4万立方米,4.2万平方米平整的混凝土基础看上去像平静的水面。
“施工当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与自然进行搏斗,特别是组合电气的安装是在大风沙和寒冷的季节进行的,我们严格控制工艺,安装了国内同等电压等级最大规模的组合电气,浇筑了国内最大体量的800千伏电气基础。”
“线路最高铁塔海拔为3870米,创下国内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海拔最高纪录,海拔超过3000米的线路达610千米,1.4万名来自全国17个单位的施工人员,克服自身健康和生命威胁,克服了工程带来的难点和挑战,顺利建成了这项工程,这是劳动结晶,更是心血的结晶。”
我们听到的不仅是“困难”“挑战”等词,更多的是“信心”“决心”和“办法”。
奇迹刻上蓝天
格尔木至拉萨的直流线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最长的输电工程;能够在短时间内建成科技含量更高、电力供应更加可靠的输电工程,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高原高寒地区冻土基础施工困难、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高原生理健康保障困难、高海拔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及设备研制难度大,这四大世界性难题,也使青藏联网工程成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恶劣、施工难度最大、穿越无人区最长、对人类生命极限挑战最为严重的电网建设工程。
特别是从昆仑山口到西藏那曲长达500多千米的施工区内,平均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含氧量仅有内地的46%,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自然环境异常恶劣。
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到了西大滩,气短腿发软;来到昆仑山,如到鬼门关;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爬上唐古拉,伸手把天抓。”要在这里建设电力天路,就不得不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
为了攻克冻土基础施工难题,建设者凌晨3点冒着严寒开始施工;施工进度赶不上去,他们不吃饭、不睡觉;为了早干完工作,他们三四个月没有下过山,没有洗过澡、洗过衣服。建设者们以“饮马三江源,亮剑唐古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成功打赢了三大战役,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基础浇制工作;在第二个5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铁塔组立和架线施工,并一鼓作气,完成了验收、消缺工作。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为西藏带去中原文明的唐蕃古道,如今在国家电网人的奉献中大放光明。
为了完成这项光荣的使命,青海电力人以科学的态度挑战最艰巨的任务:
严格工艺标准,加强质量管控,开展技术创新17项,推广应用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11项;
坚持“试点先行、样板引路”的原则,顺利完成热棒安装、植被恢复、沙坑开挖等技术试点;
认真开展直流线路特殊施工环境质量控制标准和冻土基础沉降观测研究,为特殊环境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积极探索高海拔铁塔组立、高海拔绝缘配合、降噪技术等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科技成果;
认真开展工程创优夺奖,出台了创优奖励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工程建设同时夺得国家电网公司项目和质量管理两面流动红旗,日月山变电站通过2010~2011年度第二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评审;
超前做好生产运行准备,按照运维一体化组建了柴达木换流变电站及直流线路运维机构,加强直流换流站及线路运维专业人员培训,两年内共计21批次培训66人,并已全部通过国家电网公司认证考试;
加强现场开展工程生产运维保障体系研究和工程技术监督,建立了运维单位、技术监督单位、施工单位、主设备厂家、设计单位“五位一体”的工程生产应急保障和运行安保工作机制。
后记
展示智慧和胆略,交出满意的答卷,广大建设者经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但他们庆幸,能参与这样伟大的工程,是人生中最为光荣、最为自豪的事情。
高海拔、极度缺氧、沙尘暴、暴雪、强风轮番考验着每一个人,就连机械都受不了,出力下降,每推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但这些对于心中怀有梦想、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湟源峡中,老乡说,这山“羊都上不去”,人又怎能将沉重的塔材运上去?
“我们找来专业的索道运输队,将塔材运一根装一根。正常情况下组一基塔只要五六天,这里要近一个月。”施工现场安全员韵章忠把这种运输方式形容为“蚂蚁搬家”。
在沱沱河,10多米深的基础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必须要下到坑中用机械振捣。坑里沾满了水泥沙子,谁下?张景元穿上了雨裤、雨衣,戴上安全帽,丝毫没有为难的情绪,说话间,他爬到深坑中。等他上来时,全身沾满了泥浆,就连脸上都沾了不少,但他却说:“只要浇制不留缝隙,我愿干一整天。”
在工程现场,有年龄大的专家和管理者,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问起他们,都会淡淡地说:“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能参加这样伟大的工程是非常光荣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中根本看不出,他们是在生命禁区里挑战生理极限。
无花无草无怨悔,有苦有乐有豪情。旅馆中没水没暖气,半夜中,缺氧憋醒后再难以入眠;晚上统计数据、安排工作,熬红了双眼;建设现场,寒风吹得嘴唇开裂、后脑勺发懵,这些又能算什么?他们挂在嘴边的话,反映了特有的精神风貌:“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智慧、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
工程建设者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比如青海送变电公司副总经理杨记宁,他善于啃硬骨头,被大伙称为“红柳汉子”;第六标段的张子跃,是一位实抓实干、能想办法的“突击队长”;还有那些更加普通的员工,他们那一张张黝黑的脸庞、一个个干裂的嘴唇,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和视线中。
为了保障建设者生理健康,全线设立三级专业医疗点,专业医护人员日夜守护在建设者身边,接诊数万人次,成功治愈脑水肿、肺水肿等高原病患者;建设者呵护每一棵草、每个动物,藏羚羊迁徙期间主动停工,为可爱的生灵让道;工程以“宏观上经得起历史考验、微观上经得起专家检查”为要求,力争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华环境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鲁班奖“五个一”工程。工程建设做到了“零死亡、零伤残、零高原后遗症、零鼠疫传播”和“不发生群体性事件、不发生政治敏感事件、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
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心中的爱就有多深。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建成了,今年冬季枯水季期,西藏再不会缺电。
历尽艰辛、战胜风雪创造的这条“电力天路”从遥远的唐古拉走来、从巍峨的昆仑走来,必将载进史册。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承载着高原人民几代人的梦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新青海的征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无限的力量开启新未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从智能机器人亮相春晚开始,一夜之间,智能机器人仿佛雨后春笋般登场。会武功的宇树G1,会骑车的灵犀X2,赚足了眼球。大家不禁在想:这些机器人能不能干点实用的活儿?比如修修电线什么的?别说,还真有!最近,在绍兴500千伏的高压线上,一款挂着无人机出场的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地线断股修复。这是国
金秋十月已过,2024年只剩最后的四分之一,我国特高压项目在2024年前三季度稳步推进,多个特高压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北极星整理了2024年前三季度动态(表见文末),在前三季度,共有3个特高压项目正式开工。1月11日,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启动仪式在四川阿坝州理县举行;3月15日,国家电网陕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发展历程中,电力工业始终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工作高度重视,就推动能源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作为能源转换利用和输
26日,记者从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获悉,24日,“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柴拉线18台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安装工作顺利完成,进一步支撑“电力天路”精益化运检,让青藏联网工程智能化运维水平再“升级”。青藏联网工程是第一条通往西藏的“电力天路”,柴达木换流站至拉萨换流站直流线路平均海拔4
20日,记者从中国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目前,“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已安全运行13年,双向累计输送电能215.58亿千瓦时,其中青海向西藏输送121.16亿千瓦时,西藏向外输送夏季富余水电94.42亿千瓦时。青藏联网工程中国是第一条通往西藏的“电力天路”,工程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
青藏电力联网工程2011年建成投运,2014年获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该工程架起了连接青藏的“能源大动脉”,西藏电网通过青海电网实现与全国大电网互联互通。青藏电力联网工程(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跨区联网重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23项重点工程之一。
8月28日,海拔3850米的西藏林周县天气晴好。趁着有利天气条件,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项目经理黄文艺指挥施工人员,安全有序开展±400千伏拉萨换流站扩建工程阀厅防火墙、换流变压器广场搬运轨道浇筑等工作。在拉萨换流站极1阀厅,防火墙第九版浇筑作业刚刚完成。在黄文艺和现场安全、质量监督人员的监护
8月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大滩地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运检人员在海拔4353米的高度,对首条进藏的“电力天路”工程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358号塔首次开展等电位带电作业,创造了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海拔新高度,也实现了青海电网全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带电作业
“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是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点工程,各方要齐心协力、及时解决相关问题。”8月12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在成都东特高压变电站建设现场组织召开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协调会,为工程启动投产及运行工作做好准备。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20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电力运检人员对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358号塔首次开展等电位带电作业,创造了中国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海拔新高度。据介绍,青藏联网工程是首条进藏的“电力天路”工程,该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358号塔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大
我国海拔最高的新疆和田县稀有金属矿产业园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21日成功送电。该项目的投运,把和田南部山区与新疆大电网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解决南部山区农牧民用电不稳定和推动建设绿色矿业产业缺电的难题,每年可送电21.6亿度,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和田县稀有金属矿产业
近日,2025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在杭州召开,华为政企光领域副总裁刘利春发表了“以光促算,AI时代基于fgOTN的电力通信网”主题演讲。他表示,随着加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以及大模型的普及部署,电网需构建主配一体的通信目标网,为海量数据和大模型间提供确定性入算联接,提升电网调控水平,实现以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10250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025年第一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SD25-XYKC-ZB001)
4月25日,在距离且末县城30公里外的且末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现场,随着液压导轨、枕木敷设完成,工程第二台高压电抗器就位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站内一次设备安装、二次接线等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工程建设全速推进。且末750千伏变电站是新疆第四座750千伏全站HGIS变电站,是750千伏新疆
4月29日,重庆今年首个度夏新建变电站工程——220千伏许溪变电站投运。220千伏许溪变电站位于荣昌区广富工业园区北侧,占地约20亩,该变电站共安装2台主变、容量36万千伏安,总投资约3.8亿元。20千伏许溪变电站按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标准建设,应用智能化运维系统,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故障快速处置
4月27日,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增强成都市电力保障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分布式光伏和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保障新型储能项目用地需求。对列入年度计划、独立占地的新型储能电站,优先保障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按公用设施优先安排项目用地;公用设施用地无法保障的,可利用产业园区规定
近日,国网鹤岗供电公司220千伏松鹤变电站1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正式投运。据悉,该工程总投资1690万元,于2023年11月开工。投运过程中,110千伏日新、西郊变电站与220千伏松鹤、鹿林山变电站多站协同,高效完成送电任务。
近日,重庆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796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详情如下: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796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董小娟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重庆市双桥经开区燃气发电项目核准手续的建议》(第0796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7日,甘肃巨化新能源(玉门)有限公司玉门北山1GW风电场项目评标(候选人)公示,共两个标段。其中标段一600MW,标段二400MW,金风、运达、明阳、东方风电四家整机商参与竞标。其中标段一(600MW)开标情况:根据综合得分,推荐以下中标候选人进入定标环节(排名不分先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度系统作为电网运行的指挥中枢,亟需推动管理革新与技术创新,破解转型发
“鸟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道总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令人瞩目,环绕塔里木盆里,有许多大文章可作,其中一篇便是南疆主网架建设的加快推进。”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新疆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中心专责于国康向记者介绍南疆主网架的建设思
4月25日,在距离且末县城30公里外的且末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现场,随着液压导轨、枕木敷设完成,工程第二台高压电抗器就位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站内一次设备安装、二次接线等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工程建设全速推进。且末750千伏变电站是新疆第四座750千伏全站HGIS变电站,是750千伏新疆
近日,国网鹤岗供电公司220千伏松鹤变电站1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正式投运。据悉,该工程总投资1690万元,于2023年11月开工。投运过程中,110千伏日新、西郊变电站与220千伏松鹤、鹿林山变电站多站协同,高效完成送电任务。
“鸟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道总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令人瞩目,环绕塔里木盆里,有许多大文章可作,其中一篇便是南疆主网架建设的加快推进。”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新疆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中心专责于国康向记者介绍南疆主网架的建设思
北极星输配电网,4月28日,陕西夏州-甘肃庆阳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甘肃段铁塔组立241基完成,这标志着该工程全面进入架线冲刺阶段。陕西夏州-甘肃庆阳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途经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延安市吴起县及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环县,线路整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甘肃境内长度146千米,铁塔243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提出,“扛牢保供首要责任”“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电网建设”。公司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跨区跨省输电通道建设,强化省间电力余缺互济,持续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供电保障。目前
近日,国网冀北经研院牵头开展承德东-滦县双回(第四通道)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分段分部结算工作。作为承德“绿电入唐”的第四条能源通道,该工程对于提升承德地区清洁能源送出能力、满足京津唐地区负荷需求、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工程横跨多区域、施工体量庞大的特点,经研院创新采用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截至去年底,新疆集中建成哈密、准东和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清洁能源的高效并网与远距离输送,需要超特高压电网的支撑。近年来,新疆加速推进超特高压电网建设,助力“风光”变“绿电”,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构建“绿电大通道”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22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公司在电网建设领域首次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基建施工作业中,这是国内首次将人形机器人用于电网建设。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红河电厂扩建项目接入配套电网工程220千伏吉安变电站工作现场,一个人形机器人背着双肩包缓步走向导线展放施工现场
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2.2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广东发电装机电源类型涵盖传统与新兴能源,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储能电源等多元互补,共同构建了百花齐放的能源格局,使得广东在应对不同能源需求和环境挑战时更具灵活性和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充分发挥电网平台优势和核心枢纽
青海华电格尔木一期2×660MW煤电项目D标段(升压站)工程施工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HDTDZ011/21-SG-008)一、招标条件青海华电格尔木一期2×660MW煤电项目D标段(升压站)工程施工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自筹。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二、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