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无线电能传输新理论 隔空点亮灯泡

2011-11-02 16:01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无线输电电力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国外媒体报道,各种电源线、数据线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污染源”。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无线灯泡”,供电设备可用无线方式向灯泡供电,媒体认为,这项技术将打开无线供电的一扇新大门。

无线供电器点亮二米外的灯泡

隔空灯泡

据国外媒体6月8日报道,各种电源线、数据线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污染源”。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无线灯泡”,供电设备可用无线方式向灯泡供电,媒体认为,这项技术将打开无线供电的一扇新大门。

隔空点亮灯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最近完成了一项实验,他们通过电磁感应,成功地“隔空”点亮了离电源两米多远处的一个60瓦灯泡。此团队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7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科学家表示,目前这项技术的最远输电距离还只能达到2.7米,不过他们相信,只需要做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就可以让一个电源为整个屋里的电器供电。研究者还认为,有了这一技术,屋子里只要有个无线电源,手机、MP3和电脑就随时充电工作,并从此杜绝因废弃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

领导这项研究的马林·索尔亚希克(MarinSoljacic)教授透露说,有一天晚上站在厨房里看着自己的手机时想到“无线电力”这个主意。他说:“我总是忘记给手机充电,它老是发出电力不足的警告声,我就想,这个家伙要是能自己充电就好了。”

妙用共振原理

研究者表示,“无线电力”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高深,从理论上说,电力可转化为通过无形的介质传播的电磁波,实现电力的无线输送,不过由于电磁波向四面八方辐射,能量大量散失,因此“无线输电”的研究始终进展不大。但在去年秋天,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马林·索尔亚希克却提出一种利用电磁能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的新理论。

“无线电力”技术的突破,在于利用物理学的“共振”原理--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能高效传输能量。他们制造出一种特殊的线圈,通电后能够以10兆赫兹的频率振动,产生强大的电磁场,把电力传输到实验室另一头的接收器。由于接收器以同样频率振动,能量传输的效率较高。

索尔亚希克教授解释说:“比如说你给乐器弹一个调,毗邻另一件具有相同频率的乐器也会振动。”研究小组把共振运用到电磁波的传递上。他们利用铜制线圈作为电磁共振器,一团线圈附在传送电力方,另一线圈在接受电力方。当传送方送出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后,经过电磁场扩散到接受方,电力就实现了无线传导。结果,他们成功地把一盏距发射器2.13米开外的60瓦电灯点亮。

将迎来无线输电时代

不过这项技术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障碍,比如点亮灯泡时,电力在传送中流失了45%,因此输电效率必须提高一倍才有望取代化学电池。此外,目前使用的铜线圈非常笨重,足有0.6米高,如果要想实现整座房间内的电器都能自动充电,铜丝线圈的直径预计将达2.1米。因此,要用于家用电器,必须实现铜线圈的最小化。

索尔亚希克教授认为,这些问题将在3至5年内解决。“我们希望电源和电器之间的距离能达到4至5米,铜线圈能小到可以安装到手提电脑里,输电效率也能大幅提高。”到那时,手机、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在配置有发射器的屋子里自动充电,甚至不需要电池,也不需要通过插座与电源相连就可以直接使用。或许真可以像《每日邮报》所预言的那样,未来人类真的可以对插座、电线说“再见”。

最重要的是,试验显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对人类无害。因为电磁场只对能与之产生共振的物品有影响,而诸如人类、桌子、毛毯等物品对电磁场几乎都没有反应。

此外,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电力投掷公司开发的无线供电器可以将电能从一个出口像电波一样发送到周围几英尺的另一电器上。一些耗电少的电器如手机,可以将这电磁波转换成电力。其首个产品将在今年亮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线电能传输查看更多>无线输电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