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科学家开发出新无线技术,可以让电动汽车在行驶中充电,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什么是无线充电?有哪些好处?我国的无线充电技术研究都有哪些进展?本文为您一一解答。
广西电科院研发的移动无线充电跑道。 中国电科院供图
无线电能传输又称无线电力传输,非接触电能传输等,是指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中继能量(如电磁场、电磁波、激光、微波及机械波等),中继能量隔空传输一段距离后,再通过接收器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电能无线传输的过程。
近年来,人们对更加便捷灵活的充电方式的需求愈加迫切,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解决了包括小到电动牙刷、智能手机、家居电器,大到电动汽车等移动设备电源的便捷性供电和充电问题。但目前,创建一个不受操作条件变化影响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很不容易,特别是当用电负载和发射结构在无线供充电过程中发生相对位移时,要同时保持电力传输功率和效率的稳定,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的一大难题。
美学者研发新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今年6月14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自然》杂志发表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金兹顿实验室的一篇学术论文,论文介绍了华裔科学家范汕洄及其研究团队利用量子力学中的“非线性等时对称(PT对称)原理”,并利用反馈调谐电路方法,研制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中,该系统在无需电力线缆连接的情况下可成功点亮圆盘上的LED灯,并且在一米距离内移动圆盘过程中,LED亮度维持不变。该论文引起了工业界、学术界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新一轮关注热潮。
现有典型原理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传输效率通常随传输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而斯坦福大学制成的系统可以在约一米的距离变化范围内,保持传输效率几乎不变,这一研究开拓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新思路。在相应的新闻与评论文章中,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科学家杰弗洛伊˙萝实表示,这项最新发现有望用于为传输距离和方向持续发生变化的移动装置或车辆在线供电或充电。
移动无线充电有望应用于电动汽车
2007年,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曾演示了采用磁共振耦合原理为在2米以外的灯泡供电,无线电能传输因此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未来将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革的十大科研方向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一成果为实现电动汽车在道路上无线充电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做法是将供电线圈埋在道路中,在电动车经过时完成充电。移动式无线充电为解决插电式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受限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动汽车一次完整充电的行驶里程大约在200公里左右,但电动汽车电池的完全充电通常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如果电动汽车能够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充电,就能消除人们对于续驶里程的担忧乃至焦虑,并有助于减小动力电池组容量,降低营运成本,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道路资源,缓解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中心区域充电难的问题。
范汕洄在一段配合该论文的视频中解释道:“理论上,人们可以无时限地开车,只要不停止充电。”但目前该团队实验阶段的无线充电技术传输功率只有毫瓦级,远远达不到电动汽车的供电标准。范汕洄带领的团队目前正在研究可以大大增加传输距离、传输效率和传输功率的方法。未来通过继续优化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这种供电方式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移动式无线充电技术目前还不成熟
目前,国内外无线充电工程应用主要面向轨道交通列车和固定线路的公交巴士。在已有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工程案例中,静止式无线充电示范工程技术比较成熟。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是庞巴迪Primove200千瓦无线快充技术,采用磁感应充电技术,结合机械辅助机构进行线圈位置的升降调节。国内的中兴公司已可以实现60千瓦的公交无线充电,而且正朝着100千瓦及以上级别迈进。
相比而言,目前移动式无线充电技术还不成熟,少数移动式无线充电工程应用只是短距离的试点线路,基本上是原理和功能性验证,缺乏对工程实用化关键技术方面的考虑,且目前还没有针对小型乘用车的无线充电工程应用案例。现有的试验路段中,比较典型的是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示范工程。据报道,该工程的道路总长度达到12公里,其中无线充电路段覆盖的长度为5%至15%(约为1公里左右),充电功率为100千瓦。该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均未见报道。
我国电动汽车移动无线充电技术研究情况
在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技术方面,我国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已逐渐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广西电科院于2012年开始研究无线充电,于2016年5月建成了一条33米的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实验路段。该路段可以实现一辆移动中的模型电动车辆无线充电。其采用的线圈结构原理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发的第一代系统类似,供电端采用长直导轨结构。同时,这种设计方案的侧向抗偏移能力相对较差。经实地调研分析,该路段只是移动式无线充电原理性的展示,也未考虑工程化、实用化相关的规划设计、计量计费、运行监控、检修维护等问题,也未见公开报道的效率及电磁安全性方面的指标数据。
2016年1月,中国电科院牵头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电动汽车路段移动式无线充电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从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磁传输部件设计与实现、大功率高频电源、电磁安全防护、状态监测和控制以及道路结构和施工技术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并通过建设一条百米级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试验路段来对移动式无线充电技术进行详细深入的测试评估,从而为后续公里级及以上规模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示范工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正在开展150米长的实验路段的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预计2017年8月底投入试运行。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望指导后续公里级及以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五一高速公路充电高峰预测根据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五一”假期高速公路充电的历史数据,国网车网技术公司预测了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高速公路的充电高峰时段,具体情况如下:多数车主选择4月30日和5月1日两天启程。具体而言,4月30日(假期前1天)10:00开始出现充电高峰,一直持续到24:00,5月1日多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共五方面23条内容。其中提到,加快驱动电机系统效率试验方法标准制定,开展分布式驱动电机系统、混合动力系统、车载氢系统等标准预研,强化关键系统部件质量要求。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等
4月27日,宁德时代获得两张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其中,通过检测的产品含电池单体与电池包。GB38031-2025新版动力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送检产品是麒麟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3月初,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一则充电业务项目转让内容。其中具体涉及127座充电站、2075根充电桩业务相关资产组涉及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整体转让。信息显示,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受福建闽投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平潭闽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对127座充电站、2075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
4月28日,2025年“中国航天日”青浦区分会场活动在青浦区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举行,以“青天揽星河浦江共逐梦”为主题,聚焦商业航天、空间信息与低空经济融合创新,汇聚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共绘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新图景。活动中,四个标志性项目集中签约。“一电航空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聚焦无人机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度系统作为电网运行的指挥中枢,亟需推动管理革新与技术创新,破解转型发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浙江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正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结构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用户侧资源的高效聚合与调控成为关键,而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能源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被赋予重要使命。浙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云—
3月17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机构指定决定”结束公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实验验证中心获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指定实验室资质,成为全国首批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唯一一家电动汽车供电设备CCC指定实验室。国网电科院
早春时节,海风轻拂舟山群岛,舟山电力人迎来了一份意义重大的文件#x2014;#x2014;《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动舟山电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的核心目标清晰得令人振奋:用三年时间,让舟山电网从「保供型」升级为「智能型」,让每座岛屿都成为绿色能源流动的节点,让海岛百姓的生
当前,广西各地抢抓窗口期,聚焦服务低空经济主体,因地制宜打出优势牌,不仅在科技创新、场景拓展、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还推动各行各业“跨界合作”,多业态融合发展,护航低空经济蓄势“高飞”。2024年9月,广西电网公司北海供电局与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经济发展局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政企携手
12月25日,北京姜庄湖智慧绿色超充港正式建成投运,这是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建成的首座集光伏、超充、车网互动(V2G)、无线充、智能机器人充电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智慧绿色充换电站,日均充电服务能力达3000车次,超级充电服务能力居全市首位。年初以来,国网北京电力已投运11座超级充电站,部署在通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4日,吉林省能源局印发《吉林省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运营补贴实施细则(暂行)》(以下简称《细则》)的通知。对于高技术智慧充电站项目。《细则》指出,项目需满足利用充电站内部空间配建的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设备,按照设备额定功率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标准为100元/千瓦。站内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变革,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国网天津电力将科技创新的理念、技术、成果全面融入重点项目,推动绿色智慧转型,点亮绿水青山。PART01向“新”发力,“碳”索绿色新动能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有着“千
“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143万台,有效支撑了28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高速公路服务区安装的充电设施已经超过2.88万台,覆盖停车位4.48万个,重大节假日的充电服务保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电网处处长孙
目前,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逐步深入,对中压电力设备尤其是中压断路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新能源的比例不断攀升,用户对用电的可靠性、可维护性要求越来越高,更考验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对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灵活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标准。在此背景下,新一代中压电力设备如何更好适应各种应用场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量达到7215.27万千瓦时,日均充电量1030.75万千瓦时,是今年平日的2.4倍,比去年“十一”日均增长80%。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充电量增长,反映出我国绿色出行比例的大幅提升,也间接反映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的活力。近日,TüV莱茵在南京举办光储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计划三年内打造面向东盟的低空场景服务方案供给地和低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广西低空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当前,低空经济加快融入各行各业。广西电网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通过自主研发的无线充电、人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作为兼具新能源消纳、负荷波动平抑和延缓输电线路扩容功能的新型充电设施,光储充一体化的停车充电站逐渐崭露头角,全国多地陆续投放运营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由于能够满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
12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住建委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财政补贴的通知》,本次补贴对象为杭建地空〔2023〕172号文件明确的在本市市域范围内,由合法经营的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建设运营并接入杭州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市级平台)的公用充电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3日,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了以《杭州市新能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奖励补贴资金分配实施细则》为补贴标准的申报2023年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财政补贴的通知。细则中明确了配置储能的公用充电设施可获得补贴。根据建设补贴申报规则,申请项目新建总功率不低于48
日前,一批移动便携式充电机产品,作为应急补电产品成功服务于杭州亚运会,展示了中国充换电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01高端化、扩定向运营行业范围避险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4.7万辆。截至2023年6月末,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持续快
切换R挡紧握方向盘观察后视镜长吸一口气方向盘打死慢点……再慢点……车头回正、车头回正……一套操作行云流水你是不是以为头条君在考科目二倒车入库?其实不是喔头条君正在浙江杭州萧山亚运村充电站体验一种“黑科技”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无须下车连接电缆只需倒车入库就能把你心爱的新能源汽车充满电
日前,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无线充放电系统投入应用。据介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放电系统成套技术及设备的额定功率为11千瓦,充电用时与同功率有线充电技术基本没有差距。它既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又能实现汽车电池反向为电网供电。能够解决不同车型、不同功率等级间兼容性差,全负
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忠良村上空,一架执行了数公里配电线路巡视任务的无人机自主停靠在杆塔上的“机场停机坪”,自动进入无线充电模式。约30分钟后,“满电复活”的无人机再次腾空而起,继续按设定航线执行巡检任务。这是广西电网公司最新研发的科技创新成果“无线充电无人机及机巢”,实现了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突破性议程报告》,全球在净零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进展没有达到《巴黎协定》的目标。截至2021年底,零排放汽车占全球汽车保有量的比例还不足1%。IEA认为,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的比例需要提高至10%~25%。电动汽车充电已经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问题之一,大部分解决方案是
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共同作用下,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充电技术不断提升,已建成世界上保有量最大、辐射面积最广、服务车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截止2021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为114.7万台,私人充电基础设施为147.0万台,国内主要换电运营商换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提出以重大需求为牵引,系统布局氢能的绿色制取、安全致密储输和高效利用技术。优先突破氢燃料电池应用技术、基于储氢材料的高密度储氢技术。重点发展太阳能光催化、光电催化和热分解水制氢技术。重点研究高
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的作用,充分挖掘电动汽车附带的能源装置属性,国网电动汽车公司重点从解决车主充放电顾虑、完善充放电体验、通过参与电网服务提高车主收益、推进车辆充放电与配网技术融合的角度出发,大力探索V2G技术和商业应用。
3月16日,南方电网公司印发《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南方电网公司将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科研工作的创新力、影响力、引领力、竞争力和支撑力全面提升,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