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海联讯:专注电力信息化 分享“智能电网”盛宴

2011-11-10 13:35来源:大众证券报关键词:海联讯电力信息化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深圳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联讯”)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1,7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许可,这意味着A股市场将再添一个智能电网概念个股。

电力信息化建设领域领先企业

据报道,近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主任王益民在“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的总投资高达1.5万亿元人民币,即每年3000亿元左右。按以往电力行业建设中信息化建设所占比重估计,未来11年内国家电网公司用于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规模将不小于1,000亿元。该建设规划的提出为服务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海联讯是国内最早提供电力企业信息门户系列软件及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之一,是国家电网公司企业信息门户二期建设的三家入围实施厂商之一,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省级公司在线运行的企业信息门户项目建设中排名第一。此前有媒体曾质疑海联讯市场份额较小,占比仅有1.4%,对其能否享用“智能电网”盛宴存疑。但据记者了解,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涉及面广泛,企业众多,市场分散,海联讯所占市场规模位列行业前五。而具体到电力系统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海联讯则处于优势领先地位。专业专注使得海联讯成为电力信息化解决方案专家的同时,更积蓄了经验,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展开,海联讯将进入另一高增长期。

重视研发投入

缔造竞争优势

海联讯不断加大对软件研发的投入,软件研发实力不断增强。海联讯自主研发了工作流平台、鹦鹉螺开发框架、内容管理平台、海联讯智能工作平台、海联讯数据质量智能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技术平台。公司的多种应用软件可以在这些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开发快速形成,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大大提高了公司解决方案的可复制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保证了公司解决方案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基于上述平台的二次开发使得公司可以相对较低的研发成本支撑一个相当规模的解决方案体系,研发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得以沉淀和积累下来,形成公司的核心技术体系和可重用组件库。公司依据多年来为电力企业客户服务积累的业务模型构建成“知识库”。该“知识库”包括600余项业务流程模型,3,500余项数据模型,200余项功能组件,100余项技术研发标准,2,000余项电力业务管理标准;另有200多项可用于企业信息门户平台建设的Portelt,1,000余项数据中心及商业智能分析建设所需的数据分析模型。设计研发人员在系统建设的各阶段根据需要可在知识库中“即取即用”,节省了研发人员研发时间,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快速扩张。

专注造就专业

独具经验优势

海联讯致力于为电力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已经与全国2/3以上的区域和省级电力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和客户资源,锻炼出一支技术精湛的研发、设计和实施团队,在电力信息化专业技术方面形成较大优势。

作为国内少有的能为电力企业客户提供业务管理咨询的企业,公司凭借对电力行业业务管理较深理解和多年电力项目经验,梳理出多套适合电力行业管理特点的实施流程,放入“知识库”中。公司在树立了高端服务的良好专业形象的同时,也为公司取得该等电力企业客户后续信息化建设订单奠定了基础。

基于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专注性,公司更能有效洞悉行业内的最新发展动向,并进行前瞻性研究。2004年度,公司便已准确把握了未来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将向一体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提早开始了企业信息门户平台的研究开发工作,并为北京电力公司提供了企业信息门户平台的建设服务。一体化、集团化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在电力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的“SG186”信息化工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并成为现阶段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公司在电力企业信息应用系统的先发优势为公司在“十一五”期间成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领域内的主流系统集成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由于公司一直专注于电力行业,所面对的电力企业客户的信息应用需求较为类似,开发出来的系统经过在电力企业客户中多次推广、运用后,其定制化软件能够较快实现标准化和模块化,提高公司信息应用系统交付质量的同时降低了交付成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联讯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