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穿“铠甲”建“海军”南网守护海底电缆

2011-11-15 13:36来源:中电新闻关键词:海底电缆电缆海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救生衣、GPS、望远镜是海缆班的三件宝,不过这些设备对处理紧急情况稍显不足。“我们现在的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CCTV(近岸视频监视系统)正在发挥越来越强大的支撑作用。”随船出海的超高压广州局海口分局党委书记杨军告诉记者,至于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系统他们也紧锣密鼓地在协调进行。

手持令箭,心中不慌

“海缆的防护措施不可能无限的升级。”超高压公司总经理宫宇说,必须通过更多的方法,尤其通过管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据了解,除了在基建环节建一条坚强、牢固的联网工程,超高压公司还将整合地方政府、海事部门和立法机构等多方力量,运用雷达、GPS等先进技术手段在线监测监控、对海底电缆立法保护、建立“保防抢”快速联动响应机制等综合措施,来确保海底电缆长治久安。

2011年8月1日,《海南省电力建设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以前我们是拿鸡毛当令箭,现在是真的有令箭了。”据悉,条例专设“海底电缆保护”一章,使得海缆保护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

“立法是一个法律层面的,真正操作起来还是联席会议制度”,张胜慧介绍说,2011年1月10日,海南省政府组织召开海缆保护专题协调会,推进海缆保护联动机制建设,“现在如果海缆出事,它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政府也有责任替我们出一份力。”

“我们最大的愿望是有一条巡视船、一个海缆监视中心、一套外部保障体系、一套海缆维修方案以及对应的人财物资源支撑的海缆运维体系,形成守护海缆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张胜慧介绍。

2005年9月的“达维”台风,使海南电网解列,全省停电。6年之后的2011年,“纳沙”“尼格”台风接踵而至,海岛基本平静。由于海底电缆这条生命线的支持,海南与主网实现连接,形成环岛220千伏主网架,全省县级电网全部实现双电源供电的供电格局,提高了电网防御台风能力,重要输电线路抗风能力达到40米/秒以上。

“海南岛是一个小网,像个小孩,而南方电网就像一个成年人。两只手牵在一起后,小孩想摔跤就很难了。”张胜慧形象地打了个比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