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记遵义供电局配网带电作业班苏知龙

2011-11-15 15:56来源:遵义供电局作者:庞飞 郑之轩关键词:遵义供电局供电服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1112傍晚8点,在遵义市红花岗区新华桥头一处电杆上。“全副武装”的苏知龙,正在精细地开展一次特殊的带电作业。

当天,这里的变压器保险烧坏了,苏知龙的任务是采用“强绝缘”方式带电搭火。随着绝缘斗臂车上升到变压器附近后,只见他敏捷地用绝缘毯逐一包裹310千伏绝缘导线,再用绝缘毯夹进行固定,剥开边相导线绝缘层……一切工作按标准化作业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虽然已是深秋,气温较低,但因为绝缘服密不透气,不到半个小时,苏知龙已是汗如雨下。

3个小时后,4名工作人员的轮换作业下,带电搭火顺利完成。“这个比蒸桑拿的效果好”,苏知龙下来后,边拧着湿透的衣服边风趣的说。本次作业不仅没有影响相关区域的正常供电,还及时解决了一家新增施工企业的用电问题,提升了红花岗片区供电的可靠性。

其实,像这样的带电作业场景,对苏知龙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只有路过此处的市民,看到他们会好奇地打探,“你们怎么不怕电哦?”此时,苏知龙拍了拍手里的绝缘服,说:“有它罩着呢!”

 

10千伏配网带电作业可以少停电,多供电。我们在带电作业的时候,必须使用合格的工具、设备,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不合格就不能开工;检修前还要分析好危险源、危险点,保持安全距离,特别注意防止相间触电和短路;斗内作业人员动作不应太大;带电作业前务必退出自动重合闸装置;带电作业人员既须注意防止高空坠落、电杆断裂、倒下的伤害,更是要注意防止触电伤害事故的发生……”

说起带电作业的程序和要求,苏知龙非常的熟悉。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其实他加入这个班组还不到两年的时间。

今年34岁的苏知龙,打小就喜欢与电有关的东西。小时候,家里大到电视,小到插板,他都一一拆开,然后又组装起来。因为这事,他没少被父亲痛打。这个爱好使得他中学时物理总是拿高分,老师都很喜欢他。后来,苏知龙离开学校,一直在外打工谋生。“去年,我看到遵义供电局招聘电工,就立即报名应聘。”最终,苏知龙被招入遵义供电局城区分局配网带电作业班。

虽然懂得一些电力知识,但真正接触带电作业,苏知龙还是感到自己懂的太少,“供电局近年来特别重视带电作业,程序较多,要求严格,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因为人手少,苏知龙一边参加培训,一边还得“出征上阵”。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带电作业的情景,那是20105月的一天,班长打来电话,说遵义四一七医院附近一处10千伏线路变压器坏了,必须马上行动。

为了确保医院的正常用电,这就必须要求带负荷换保险。那天太阳出奇的大,气温接近30度。苏知龙赶到现场后,立即换上全套防护服装,跟着熟练的同事上到半空。“虽然模拟过很多次,但这是真正的带电作业,而且这么近的接触高压线,我的压力特别大,一上去我就感觉胸闷,不断冒虚汗,心慌得很。”过了好一会儿,苏知龙才平静下来。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努力,他们终于将保险换好了。“下来脱掉防护服,全身上下都是汗水,工作服一拧就出水了。”

从那以后,苏知龙就告诉自己,和电打交道,绝不能只有“三脚猫”的功夫,必须要“精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苏知龙于是刻苦钻研。除了遵义供电局开展的集中培训,他还买了很多专业书籍,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他也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他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受领导的好评,也赢得同事们的称赞。带电班班长邹江华说:“我们班组的人都很优秀,但苏知龙是优秀中的优秀。非常肯学东西,而且热爱这个工作。”

后来,随着带电作业的次数多了,“恐慌”、“虚汗”等关键词,早已和苏知龙无关。而今,他已是带电班的工会小组长。

 

201192729日,贵州电网公司2011年配电线路工(带电作业)技能竞赛在遵义市举行,共有来自全省9个地区供电局的82名选手参加角逐。最终,苏知龙所在的遵义供电局配网带电作业班获得团体一等奖,他自己也获得优胜选手,此项全省仅有9人。

虽然比赛只用了2天时间,但他们却整整培训了一个月。那段时间,他们统一作息,统一吃饭,所有人都没有回家过一次,简直比军营还严格。好在,比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然而,比赛结束后他们还没有休息上一分钟,工作任务就来了。

9287时许,虽然太阳已落山,但高温还在延续。在遵义桃溪寺技能培训中心,紧张的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仍在继续。因考虑天气原因,原定于在929上午的比赛在今天将全部完成,遵义供电局代表队是最后一支上场的队伍。超强度的比赛及多日的辛苦,让大家显得格外疲惫,但他们仍然坚持着以饱满的热情及严谨的态度完成了比赛,为本次比武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们8点过忙完比赛,虽然又累又饿,但还是感觉如释重负。”苏知龙说,大家收拾完场地,准备驾车返回单位、“大家都以为能够好好休息了,没想到电话响了,说金银新村喜洋洋超市的配变发生故障,需要进行带电搭头处理。”该事故如果停电作业,将会对附近1000余户居民的用电造成影响。此时,班长看了看他们,有些不好开口。苏知龙第一个说,“先抢修再吃饭,大家说如何?”工友们虽然十分疲倦,但还是答应了。

他们完成带电作业时,已是次日凌晨两点过了。其实,在头天的比赛中,作为东道主,带电班的同志中午还得准备工具,因为太忙错过了吃饭时间,就每人吃了几个包子。就是这顿包子,竟然管了大半天。收拾工具的时候,大雨突然倾盆而至,苏知龙和同事们躲避不及,被雨水淋了个透。躲在车里,开了好长一段路,都没找到吃的。“那时候觉得身体都饿扁啦。”最终在几公里外的汇川区成都路,他们才找到一家店铺,美美地吃了一顿锅贴饺子。走出夜市,苏知龙看了看表,时针指向了4点。

 

苏知龙家住红花岗区南宫山,离遵义市区十多公里,只有一路公交车往来,到晚上7点半左右就收车了。

遵义供电局的上班时间是8点半,不过带电作业班则要求成员们提前半小时到达。因为距离太远,为了准时上班,苏知龙每天早上6点钟就得起床,洗漱停当,在家里吃碗面条或米粉后,就得出门赶公交车。“下午能够准点下班,我就能搭上最后两班公交车,如果有加班的话,七点过我就不好坐车了,打车吧,一是太贵,一趟就要几十块钱。另外是不好打,有些出租车一听说是南宫山,根本就不去。”苏知龙告诉记者,他是供电局的聘用人员,一个月的收入比较低,有时候打车就得花去一百多。

让苏知龙最为头疼的是,有时刚刚回到家,就接到了抢修任务,“这时候又得往单位跑。”112,苏知龙下班后,想到妻子在外面加班,于是去学校接了儿子,然后来到菜市,买了一条鱼准备回去做火锅。刚刚进门,就接到班长电话,说新华桥头的变压器出故障了。苏知龙放下电话,让儿子在家里煮面条吃,自己则饿着肚子赶往故障点,随后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而每逢重大活动或节假日,随时待命不能回家,对苏知龙来说更是家常便饭。

2011217元宵夜,遵义市在中心城区举办焰火晚会。为了确保可靠供电,苏知龙所在的带电作业班顶着寒风,积极协助公安、城管等部门,提前安装铺设活动区域的供电电缆,应急电源车驻扎活动现场,保证接入电源点的万无一失。当晚,遵义市礼花绽放,鞭炮齐鸣,市民们沉浸在欢快喜庆的气氛中。此时的苏知龙,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暇欣赏这些美景,最后圆满完成了元宵保供电任务。

“妻子曾经有过怨言,说我工作风险大,收入低,何必干下去。但我劝他,这是工作需要,我既然选择了它,就得踏踏实实地干好。”

这就是苏知龙,一个热血汉子,以刻苦钻研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成为遵义供电局的带电作业技术骨干;以不断进取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展示了供电企业的形象,为遵义市民送上了一个又一个喜庆、温馨、和谐的夜晚。

 

作者: 庞飞 郑之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遵义供电局查看更多>供电服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