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1月14日8时43分,家住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阳光天地小区的徐先生致电95598,急切地说家里没电了,宁波95598坐席员吕品迅速在可视化停电管理系统中输入客户地址,1:500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显示了客户的具体位置。吕品立即在95598客户服务系统录入抢修工单。这是宁波电业局可视化停电管理系统试运行的一幕。
“您有新的工单!”14日上午,在吕品录入抢修工单后,海曙供电局事故班抢修调度员工张新法,通过可视化停电管理系统收到工单提醒,并迅速派单。“铃……”抢修队员郑惠良手中掌上电脑的铃声响起。他迅速点击触摸屏上的“接受工单”按钮,马上奔赴故障现场。抢修队员郑惠良和杨刚到达现场后,通过手中的掌上电脑实时录入现场作业情况:到达时间、停电范围、故障原因、预计修复时间、实际修复时间……吕品和张新法则通过可视化停电管理系统,实时掌握抢修进程。9时,抢修结束,为客户恢复送电。
11月份,宁波电业局基于营配信息集成和可视化技术的营销业务应用项目,开发出可视化停电管理系统。这一系统的上线标志着该局已初步建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营配一体化应用系统。
据了解,可视化停电管理系统覆盖宁波市海曙区16.5万用电客户,实现了中低压配网一体化信息集成,强化了配电与营销业务信息资源共享。该系统具备停电信息智能分析功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智能分析各种停电事件的影响范围,利用地形匹配技术,可精确定位至停电建筑物,并关联到客户。同时建立与95598客服系统联动的智能抢修调度流程,通过对抢修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95598坐席员和抢修调度人员对抢修过程的实时跟踪,使抢修工作更加高效。抢修时限承诺兑现情况得到有效监控,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公告显示,由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电力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L/T2724-2023)获批发布,将于2024年6月28日起实施。《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是面向电力行业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标准。国网空间技术公司牵头,联合
2月5日元宵节当天,福建厦门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值班员通过福建电网智能保电指挥系统全景可视化展示界面,全天不间断监测供区设备、线路运行情况以及重要客户用电情况,确保隐患早发现、缺陷早消除,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这是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可视化数字作业中心在电网智能保电中的具体
为适应电力工业生产、建设对标准的需求,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应标准体系,落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标准试点工作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指导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推进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规范管理和共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确定了行业标准编制计划。本标
3月16日,记者从福建厦门供电公司了解到,该公司通过基于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搭建电力通信网资源管理模块,使通信线路与电网线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厦门供电公司通过深化应用配电GIS系统,实现通信资源管理与配电生产管理的无缝结合,通信
7月11日,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旗下武汉南瑞国际发明专利《电网雷害分布确定方法》在美国获得授权。作为电网防雷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专利首次提出对大区域、大样本、多种绝缘电网的雷害分布进行有效、自动的统计技术。本专利以电网雷害分布确定方法为主体,以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
找到了,声音最密的地方就是地下输水管线管顶!近日在鄞州高桥,市自来水公司的管网地理信息管理员明发斌的语气充满自信。同事们依言行事,果然找到了漏水的地下管道。透视眼明发斌靠的不是别的,就是一个管道探测仪和装有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掌上GPS。全貌透视的城市地下血脉,享受特级护理的老弱
3月22日20时,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通公司顺利完成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1.5版本升级工作,本次升级对电网GIS平台各项功能进行全方位更新,加强了平台稳定性,提升了平台性能,是电网GIS平台自上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升级。冀北电力信通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要求,完成了电网GIS平台1.2版本到1.5版本的升级,在技术架构、实时栅格服务、拓扑分析服务、图形客户端、空间信息服务和典型应用框架等六个方面完成了技术改进工作。平台升级改善了系统数据下载机制,提高了系统登录速度,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平台运维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实用化水平
10月10日,天津市电力科学研究院正式实施首个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全过程管理及获取关键技术项目研究,项目建成后将提升电网地理空间数据获取的准确性,使系统更加真实地反映电网架构及设备位置。据了解,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可为电力行业各类业务应用提供图形浏览、查询定位、空间分析、电网拓扑分析等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实现对电网输变配设备、通信设备和计量装置等电网资源地理信息的统一维护和管理。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获取及更新主要采取传统测绘手段和常规记录方式。由于采集人员的习惯、技术水平各异,同时缺少有效现场数据验证手段,导致采集内容不规范、错采漏采、后期频繁
截至上月底,洋口供电所在全县率先完成GIS沿布工作,398个台区16707根电杆实现100%定位;26794户表箱全部定位完毕,完成GIS数据采集100%;27320户用户全部定位,所有数据采集后均可全部导入营销系统。据了解,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指通过电网地理走向沿布,将全省低压设备、表箱资源信息纳入统一数据库,并在整个国家电网公司内共享。系统建成后,将有效服务于配网抢修指挥平台、故障定位、停电数据分析、线损分析,迅速完成故障定位排除、用户资源统计等。
兰州电网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平台正式上线。该系统能实现对电网地理及设备信息的统一展现,为电网企业生产、营销、调度等各专业提供统一电网模型及图形技术支撑服务平台,构建统一数字化电网,提升电网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对配电网空间信息服务系统GIS平台建设的有关要求,兰州供电公司自2013年8月下旬起,对所辖的33857基配电线路杆塔、7832基电缆井盖,124条110千伏输电线路的6923基杆塔,41条35千伏输电线路的2508基杆塔,56座110千伏变电站等配电设备的GIS信息数据进行了采集。GIS平台可以对所管辖线路及设备的信息进行远程采集和定位
构建一体化、企业级信息服务平台国网电网公司总部跨区电网二维GIS平台自2012年3月开始建设,2012年11月上线试运行至今,经过12个月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和数据建设趋近完善。至此,动态反映国家电网公司“一张网”的信息通信系统已经构建完成。GIS平台融合了特高压电网和各省级骨干电网,为公司财务、规划、运检、通信等相关业务应用,提供了可视化展现及分析服务支撑,全面提升了公司电网综合可视化水平。GIS,即“地理信息系统”。由于电网设备、设施与地理空间位置具有天然联系,GIS作为获取、存储、分析和管理地
1成果实施前的情况和问题广州供电局是一个拥有410余万用户的特大型供电企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广州供电局针对营销客服、配网生产等业务分别建成了营销MIS、计量自动化、EMS等信息系统,为营销管理和配网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由于这些业务系统建设于不同时期,采用的技术也不同,导致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工作困难。由此,带来以下问题:(1) 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证设备台帐、电网拓扑、用户资料等基础信息分散于各业务系统,存在重复录入和重复维护的现象,增加了数据的维护成本。同时,由于缺少统一的数据模型和系统间数据交换的接口,导致系统间的数据集
基于GIS的营配一体化信息平台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统一的电网设备和客户信息模型、基础资料和拓扑关系的基础上,应用于面向客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客户停电管理、线损四分管理、业扩报装辅助决策及配网建设规划等领域的基于GIS的标准化、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即营配一体化信息平台。该平台以配网GIS系统为基础和核心,重点集成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配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配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集成配网规划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数据,要求实现面向客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辅助故障抢修、业扩报装供电方案分析、工程资料电
截止2012年年底,铜供完成254条10千伏配网线路、7747台配变、418869户用户的数据核查工作,有效推进了营配一体化建设进程。据了解,铜供服务范围覆盖铜仁本局及9个县级供电企业,服务96.0241万城乡客户。为确保营配信息数据核查工作的有序推进,该局加快营配信息集成步伐,建立跨专业、跨部门协同作业机制,生产口与营销口做好对接,并与绩效考核挂勾,由市场部牵头,组织生技部、计发部、基建部、信息中心及各分县局、客户中心在客户停电管理、快速复电和业扩辅助报装等方面开展应用。各基层单位严格按照倒排计划,精心组织,克服数据量大、面广、时间紧等困难,主动研究
6月25日,任丘市电力局依托营配一体化分析与管理的配变系统运行记录,对6月份台区线损大于9%的118个台区智能终端传上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为了推进农网智能化建设,该局在专、公变上安装了智能采集终端,对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通信网络上传至营配一体化分析与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专、公变功率因数、三相不平衡等数据分析,为电网改造提供数据支撑,确保整改措施的制定科学合理。截至目前,该局已经安装专、公变采集终端1812块,智能表6700块,通过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电压质量,保证用户电器的正常使用,有效降低
为推动信息化供电公司建设,加快“营配一体化”系统的上线工作,8月14日,安徽公司开会部署信息化供电公司“营配一体化”上线启动工作。四家试点单位分别汇报了“营配一体化”建设的前期咨询、数据收支、环境准备、人员配备、数据录入、图形绘制、系统接入、培训和测试等各项上线前准备工作情况,巢湖供电公司针对调度管理、配网管理、营销管理、客户服务、线损管理等功能应用进行了演示。 本次“营配一体化”系统的上线,标志着信息化供电公司建设中“营配一体化”系统由理论性成果向实用化阶段的迈进,是安徽公司“营配一体化”管理工作一次飞跃性的质变,为下一步公司ERP系统与信
广州供电局2025至2027年第一批配网设备材料框架公开招标(SMC电力设施景观围栏、新型智能井盖、20kV智能一体化配电终端屏)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G2700022001934378)公示开始时间:2025-01-03公示结束时间:2025-01-06
“今日电网作业区域晴转多云,温湿度、风速等均在正常范围,预计无延期或取消气象风险。”近日,国网武安市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员工通过主配协同调度一体化指挥辅助平台完成当日电网作业、运行情况梳理及评估。5月,国网邯郸供电公司组织调控中心、数字化部共同启动研发主配协同调度一体化指挥辅助平台工
11月19日,在江西省都昌县35千伏徐埠变电站10千伏十方线施工作业现场,都昌县供电公司施工人员应用轮履式钻挖抓型多功能一体化综合作业机(以下简称一体化综合作业机)2.0开展立杆作业。近年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推动配网工程施工转型升级,于2019年研发一体化综合作业机1.0,并于
“今日电网作业区域晴转多云,温湿度、风速等均在正常范围,预计无延期或取消气象风险。”11月12日,河北武安市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员工通过主配协同调度一体化指挥辅助平台完成当日电网作业、运行情况梳理及评估。5月,邯郸供电公司组织调控中心、数字化部共同启动研发主配协同调度一体化指挥辅助平台工
9月7日,在四川眉山10千伏思娴线绝缘化改造施工现场,眉山供电公司员工利用一体化配网导线展放装置,完成了跨越0.4千伏线路的导线展放。原本需要约20分钟的作业,这次仅用了6分钟。在配网架空导线展放过程中,不同电压等级线路交叉会产生感应电流,为避免施工人员触碰带电线路或发生感应电触电,需采用
作为新一轮电改中,推动社会资本进入电网竞争环节的重要突破口,增量配电网一直被寄予厚望。在“新型电力系统”和“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下,源网荷储一体化应运而生。作为源网荷一体化项目落实的最佳土壤,增量配电网丰富的业务形态可以与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完美结合,达到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来
12月25日下午,三峡电能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政府座谈交流,并签订源网荷储一体化增量配网项目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江永县县委书记唐德荣,三峡电能党委书记、总经理闫坤出席活动。
12月27日,东方日升签订合作协议,拟总投资446.5亿元,建设固阳金山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二期。
8月23日,重庆大足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班员皮力通过主配网一体化图模应用系统监测到配网故障。根据该系统发出的故障定位信息,他指挥属地单位开展故障处置。
增量配电业务改革作为电改的重要方向之一,一直备受关注。“成效斐然,困难重重,亟待破局,未来可期”是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真实写照。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有效激发了增量配电项目的积极性,促进了配电网建设发展,推动了配电网运营效率和供电服务水平的提升。从目前进展情况看,试点项目加快推进,试点工
“提升效率效能,务实为民惠民。”5月10日,济源供电公司利用早会时机,就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再强调,要求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线,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