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电力软件安防软件技术正文

“感知矿山物联网”走进煤矿安全生产 将未知转化为可知,将不可控变为可控

2011-12-07 09:20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物联网电力监控GIS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面推广需破题

众所周知,在我国物联网的推广应用还有一定难度。感知矿山物联网的推广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丁恩杰表示,之所以难,有两个原因:

认识问题是主因。比如说,研究中心刚成立的时候,物联网是一个概念,真正实施还不能获得众人认可。现在很多人对物联网的认识,特别是企业一些做实际工作的领导,还不认可。

还有一个原因是物联网的技术成熟度问题。比如,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成本,新技术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带来的价值不明显。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会认为投入与产出不匹配。

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是应该看成本带来的价值是什么。比如,“感知矿山物联网”真正实现三个感知,把矿山从未知变成可知,从不可控变成可控,真正能达到安全生产,那么它所带来的价值实际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丁恩杰表示,他们将不断完善、优化自身产品,让生产的产品用起来方便,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智能终端智能信息矿灯,这个矿灯改变了传统矿灯只能用于照明的模式,将无线个人信息终端与矿灯相结合,实现了对人员的定位管理,对矿工周围环境的感知,还能实现与地面的双向信息传送,矿井发生情况能在第一时间通知到矿工,极大地提高了矿工的自救能力。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在视察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中心时,手拿矿灯样机高兴地说:“我们的工作,一个是抓防灾,希望不发生灾害;另一个是抓救灾,万一发生灾害如何尽一切可能进行救援。但这中间缺一个环节,就是发生灾害时如何通知到井下人员,这个产品弥补了缺失的环节,要尽快产品化。”

夹河煤矿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一期项目启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自动控制,减人提效。以井下负600米泵房为例,实现了远程无人集中控制后,减少了水泵司机、值班电工2人。一期工程的实施,可减少人数20人至30人,节省成本约150万。优化电网运行,提高效率。据测算,物联网一期工程的实施通过调整设备合理的运行时间,达到电网避峰填谷效果,提高电网运行质量,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提高了经济效益。每年可节约电量300万千瓦时,直接节约成本约300万元。促进科学管理,提高效益。据测算,物联网一期工程的实施可使夹河煤矿间接提高年产量10万吨,按照500元/吨价格计算,将为夹河煤矿创造5000万的年产值增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