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访谈正文

CODA全球CEO墨斐谈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2011-12-08 14:18来源:腾讯汽车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通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1996年起开始担任通用中国上海代表处总经理,到2005年离开通用加入克莱斯勒,再到如今成为CODA电动车的CEO,墨斐的经历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缩影。他如何看待入市对中国汽车的影响?对新能源汽车又持何种态度?腾讯汽车(微博)“入世-十年”特别策划,邀请CODA全球CEO墨斐与您分享他眼中中国汽车的十年历程。

众所周知,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十个年头,那么您认为,这十年来中国汽车取得了哪些成就,又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墨斐:我在中国已经待了15年了,十年前中国加入了WTO,但是中国并没有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而是一步一步的持续发展。在中国入世之前,中国的政策制度都与如今完全不同。入世后,中国根据世贸组织的要求逐步调整了自己的政策制度。如今,中国已经日渐成为世贸组织里各国重要的合作伙伴,贸易壁垒也被打破。这些都是发生在一夜之间吗?当然不是。中国贸易环境如今十全十美了?也当然不可能。但是,今天的一切都已经远远强于十年之前。如果你看一看中国一步步的进步,你会发现中国的发展是巨大的。

当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时,大多数人都认为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会太乐观。但是,如今,汽车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

墨斐:可是却没有超过我的预期。

为什么?

墨斐: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如果你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美国20世纪50年以及德国20世纪60、70年代,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相比会发现轨迹很相似。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中国的汽车拥有者少之又少。60年前,美国的人口很少,日本的人口也很少,如果你画个图,会发现这两国当时的人口数量相当。中国的发展模式虽然和这些国家类似,发展步调也基本一致,但是最大的不同则是,中国人口众多。

我期待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增速是中国GDP增速的两倍,平均下来每一年甚至要更多。

那您认为,中国在今后应该扩大开放程度吗?尤其是政策方面。

墨斐:我认为,今后,中国必定会扩大开放。我们继续将今天和15年前比一比,中国的开放程度着实惊人。如果拿短期来看,开放程度不会有扩大,但是长期看来,你会看到中国的大幅度开放。由于中国相关部门的得当管理,中国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会出现经济泡沫。中国政府制定了良策,促进中国开放,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主要的合作伙伴。我有信心,五年之后回过头来看,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一定会有进步。

如今,外国汽车品牌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大片江山,您认为这种趋势将会一直发展下去吗?

墨斐:我认为,汽车品牌不分什么国内国外。如果你把汽车产业看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会看到很多品牌起步于不同的国家,但是,他们都参与到了全球市场。中国也会建造自己的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今天或许还没有,但是,不就以后,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的汽车品牌,足够打入国际市场。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要发展一个强有力的中国汽车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国市民带来便捷的交通。

中国虽然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大多数国内品牌并没有进入国际市场,那您认为,还要多久,中国品牌才能真正在世界市场上产生影响力?

墨斐:应该还需要几年。我想说的是,中国公司生产的汽车质量还无法满足发达国际市场需求。但是,在过去十年,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未来十年,中国企业将继续发展,总有一天会有所突破,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我认为,这不会太久,大概就在接下来五年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通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