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煤电怪圈调查:电厂生存的尴尬与无奈

2011-12-21 18:02来源:经济半小时关键词:山西煤电火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些年来,冬季电荒似乎成了永恒的话题。今年从9月份各地就开始闹电荒,很多人预计冬天的电荒不可避免。果然,在严寒到来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电荒的局面。更让人诧异的是,煤炭大省山西的电荒也愈演愈烈,发电企业“多发电多亏损”。11月24日,山西中南部13家电厂负责人集体赴京要求调高电价。

一、电厂存在的现状

12月初,记者来到了山西河津的一家发电厂,总经理李艳庆告诉记者,企业早已经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漳泽电力河津发电分公司总经理李艳庆告诉记者,今年亏损的额度是逐年增加的。比如说今年,到目前累计我们的亏损已经达到1.8个亿。预测今年全年要亏损达到2个亿。电价与煤价的价格倒挂是造成大规模亏损的最主要的原因,他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燃料成本是2角9分。那么单位其它的费用,主要是和发电量有关系,比如说今年我们的发电量上不去,因为资金的危险我们发电量上不去。正常年份我两台35万的机组,要发到42亿到45亿,那么今年我们最多也只能发35亿,那我单位的其它费用也要占到1角到1角2分,这样算下来就是4角1分,总的成本就是4角1分。

李艳庆是按照标煤价格每吨770元的价格,计算出每发出一度电,成本是在4角1分,不过输出电价却是3角5分,这就意味着,企业每发出一度电,亏损就是6分。

河津电厂从2008年开始就一直是亏损状态中运营,四年下来累积的亏损已经达到了4个多亿元,由于持续的亏损,电厂的资金链已经断裂。

漳泽电力河津发电分公司总经理李艳庆说,事实上从今年7月份以来,已经多台机组在停运,关键原因是没有资金购买。今年总体上讲,从市场的燃烧的供应上来讲,还是不错的,但是现在没有资金购买,那我们来讲,我们现在外欠的煤款已经达到3.1个亿,加上我们的材料款和工程款,现在外欠供应商的已经达到了4个多亿。

李艳庆坦言,事实上,现在企业还能够开机运转,完全是依靠拖欠煤炭供应商的四个多亿元的资金再勉强维持。

漳泽电力河津发电分公司总经理李艳庆说,现在应该讲是拖欠了工商的资金来维持目前的运转。这种情况大致是从今年的4月份开始的,就是自有资金已经彻底断裂。

由于拖欠的金额巨大,煤炭经销商如今只能寄托于电厂形势的好转,不得不继续供给电厂煤炭。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对山西中南部来说,由于地理位置、融资状况等诸多因素,河津电厂还算是情况非常不错的企业,很多电厂的亏损情况要比它严重得多。

作为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济师姜喜告诉记者,我们从2007年投产以来,2007年9月份、11月份两台机分别投产,投产以后,2008年到现在,就是亏损已经接近20个亿。特别是今年,尤其遇到资金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到11月底,今年亏损了5.2亿。

姜喜告诉记者,从2007年投产企业就开始大范围的亏损,如今累计亏损20多个亿,电厂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131%,资金链已经开始断裂,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营。

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济师姜喜说,今年由于缺资金,导致我们资金非常欠缺,当时是从9月份开始,由于欠的资金比较多,就是欠的煤款比较多,当时最高的时候达到了3亿,3亿多,这样的话长期欠付以后,供应商还有煤矿都不给我们发煤,造成厂子里煤量紧缺,货送基本上没有,就造成两台机停。

除了电厂的大范围的亏损之外,记者了解到,一些负责城市供暖任务的热电企业,现在的亏损也是非常的严重。

作为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副总经济师的刘卫东告诉记者,我已经累计17年、18年,因为供热亏损我是6个多亿,光供热上的亏损,因为以前咱们面积小,或者煤便宜的时候亏得少,这几年因为煤价也贵,供热量基本都是400多万,每年400多万吉焦,但是当期来说,供热亏了9000多万,将近1个亿。

太原第一热电厂每年需要负责80万太原市民供暖,常年的供热亏损,再加上发电本身的亏损,电厂已经亏损15个亿,电厂如今处于资不抵债的处境之中,生存堪忧。

刘卫东说,就资产负债率负到150%了,其实严格来说吧,就是抵债,所以说现在目前它要是当地银行我们是贷不出款的。我们的煤款其它费用全部都是上级公司,国电集团,还有国电华北分公司,它们给我们注资,担保贷款的。

记者在山西中南部采访时了解到,在这个地域内的十几家火电厂基本上都挣扎在经营困难、经常缺煤停机、资不抵债的泥潭之中。

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建伟说,13家企业累计的亏损额已经达到了32个亿,它们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已经达到了111%。其中资本抵债的企业,也就是说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0个,所以说非常困难。这13家企业从2008年以来,累计亏损的额已经达到了144个亿。这13家企业跨了五个地区,太原、晋中、临汾、运城和长治。它们涉及的企业是七大主体,有中央企业也有地方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